无标题文档
净宗经典净宗论注净宗传承极乐法音感恩念佛莲友专栏庐山龙泉寺
机缘问答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机缘问答>>

机缘问答

    ''

我们的一切思想、行为,都是无明心中生起的吗?

    问:我们的一切思想、行为,都是无明心中生起的吗?

        常敏法师:是的。这些都是凡夫有漏心生发。凡夫不知道此是无常,​还以为是真实。有些人会说:我做了多少功德啦,我要积功累德啦……又有些人会说:我的恶业怎么办啊?因为我们不知道善恶业都是无常的,通过念佛能消除三垢冥。如果我们明了诸法无常,我们念佛就不会再有恐惧、挂碍。

极乐世界是寂静无声的吗?极乐世界也没有时空观念是吗?

        问:极乐世界是寂静无声的吗?极乐世界也没有时空观念是吗?

        常敏法师:极乐世界怎么会没有声音呢?释迦牟尼佛说:我见是利,故说此言。我见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闻名念佛就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才这样劝人一心念佛。释迦牟尼佛见到了庄严殊胜的西方极乐世界,那里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出和雅音,演畅种种妙法。微风吹动,那里的七宝行树、及宝罗网,都能出微妙法音,闻是声音,自然都会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极乐世界是清净光明的世界,国中的菩萨于所有万物,都是无我所心,无染著心。

        而时空观念则是我们凡夫的计度筹量的变现,这在极乐世界也是不存在的。极乐世界清净无为,光寿无量,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具足无量功德,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没有障碍,所以救度十方众生往生净土没有障碍。

     

我们念佛靠佛愿力往生,但如果要证悟,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吧?

        问:我们念佛靠佛愿力往生,但如果要证悟,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吧?

        常敏法师:你说呢?善导大师学习《观无量寿经》,见极乐净土九品,大喜:“此真入佛之津要,修余行业,迂僻难成,唯此法门,速超生死。” 于是勤苦精进,昼夜六时念佛,读诵《佛说阿弥陀经》,如救头燃,不到精疲力竭,决不罢休。寒冰天气,也要念到汗流浃背才为止。大师出则演说净土法门, 从不与人聚谈俗事,唯恐耽误净业。善导大师念佛功夫深厚,成就殊胜,念一声佛,便有一道光明从其口出;念百千声佛,就有百千道光明从其口出,自证境界不可思议。

        若非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如果我们想开显信心,一样要下一番功夫,精进听闻弥陀本愿功德。但我们不是那样的猛厉的根基,那条路我们走不通,那么我们就信受这句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功德,任凭阿弥陀佛的救度。

        善导大师、亲鸾大师他们不仅善根深厚,而且根性勇猛。善导大师是以行立信,以念佛行持来确立信心;亲鸾大师是注重信心的开显,以此来获得往生的大利益。但是无论是以行立信,还是信心开显,都是弥陀慈悲愿心所成就。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是实相身,就是为物身。我们凡夫依靠的是弥陀本愿名号功德,闻名念佛往生。

        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怎么才能做到任凭佛的救度?

        问:我们怎么才能做到任凭佛的救度?

        常敏法师: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救度十方众生没有障碍,所以称为阿弥陀佛。我们所说的“任凭”,就是全身心投归弥陀怀抱,欢喜信受南无阿弥陀佛。不论是善人还是恶人,不论有智还是无智,不论修行精进还是懈怠,就这样把我们的善恶业通通都交给弥陀,全身心投归弥陀大愿海中,任凭弥陀救度

        往生净土不是靠我们的善恶业所成就,也不是靠我们的修行功德所成就。我们却常常觉得,不凭我们的功德怎么行呢?其实,闻其名号,欢喜念佛,仰靠阿弥陀佛大悲愿力,凭着弥陀本愿名号就这样往生净土,这已经超越了我们凡夫的知见。我们很幸运,有缘在一起学习《佛说无量寿经》,一起念佛。大家还把弥陀的恩德与家人分享。或许现在他们还没有欢喜信受,但只要闻到名号不可思议的功德,就已被摄取不舍。往生净土,人人有份。

        天亲菩萨已经信受了释迦牟尼佛的慈悲劝导,领纳了阿弥陀佛的无量功德,所以作偈世尊我一心,皈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既然本愿救度就是“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那我们也就不...

        问:既然本愿救度就是“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那我们也就不需要方法思想吧?

        常敏法师:是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本愿,是佛本愿;是阿弥陀佛以佛力来摄受众生。善导大师是从自己的行来立信的,从自己的修行来体会证悟。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也是这样。

        慧远大师当时行念佛三昧,精进修行体会到了,其实也还是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开显出来的。弥陀四十五愿说: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众生闻名,三垢自然消除,智慧之眼自然打开。业力消除,信心自然显现,所以这依然是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

        慧远大师三次见极乐世界,命终之时又见弥陀说:“我以本愿力故,为汝安心,七日之后来接汝。”我们凡夫众生也是这样,直接以弥陀名号功德来契入。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这就是阿弥陀佛让十方诸佛来称扬赞叹名号功德。名号功德有不可思议的威神力,无量光无量寿是法性功德,是来利益众生的。这在阿弥陀佛第十八愿有明确阐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是佛的信心。这里“乃至十念”,是“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的体现,是信心的体现,是佛的慈悲心的体现,是真实的功德。所以“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这三心本身就是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来体现,以名号功德来体现。这名号功德就是佛所说的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这是佛的威神力所显示的,无论是作为我们往生的信心,还是作为我们称名念佛的载体,都是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所成就。

        四十八愿,愿愿末后都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以,我们谈信心还是要靠“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愿力;称名念佛,也是靠“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愿力来达成的。所以,我们要明了,信心、称名,都是阿弥陀佛本愿力所成就的。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心,是清净无为涅槃的境界,这不是我们凡夫的智慧所能思量的,所能思维的。

     

     

     

我们依照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念佛好吗?

        问:我们依照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念佛好吗?

        常敏法师:善导大师依《观经》修行体悟佛心,于极乐净土皆蒙证益。他已经与佛心心相印。体悟是一种修行,它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最初时,善导大师是思维西方净土,精进修行,每天念佛号十万,渐渐地和佛感应道交,声声光明,于极乐净土皆蒙受益。所以,善导大师重视以行立信:你要得到信心,一定要勇猛修行,体悟佛心,以此来确立信心。他的五部九卷,说的都是依法修行。净土的五正行,也是明确了修学方法。所以大师是以行来摄信,因为他闻佛说法,已经得到利益。证益,就是已经得到利益了,现世已经受用。这是一种心境。这种境界已经超越了思想。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里有这样一段经文,大家回去可以好好学习一下:然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言南无阿弥陀佛者。又是西国正音。又南者是归。无者是命。阿者是无。弥者是量。陀者是寿。佛者是觉。故言归命无量寿觉。此乃梵汉相对其义如此。今言无量寿者是法。觉者是人。人法并彰故名阿弥陀佛。又言人法者是所观之境。即有其二。一者依报。二者正报。就依报中即有其三。一者地下庄严。即一切宝幢光明互相映发等是。二者地上庄严。即一切宝地池林宝楼宫阁等是。三者虚空庄严。即一切变化宝宫华网宝云化鸟风光动发声乐等是。如前虽有三种差别。皆是弥陀净国无漏真实之胜相。

        善导大师依《观经》修行,体悟到 “称名必往生,依佛本愿故”,而我们凡夫众生是以弥陀本愿名号功德来成就往生的。

        什么是阿弥陀佛?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弥陀的智慧光明照耀十方世界,救度十方众生往生净土,没有障碍,所以称为南无阿弥陀佛。他的誓愿也是这样说的: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禅宗要断我执才能成就,我们念佛是佛在念我,没有我的念头,这与禅宗有点相同的吧?

        问:禅宗要断我执才能成就,我们念佛是佛在念我,没有我的念头,这与禅宗有点相同的吧?

        常敏法师:凡夫要断我执是很难的。听闻弥陀本愿,就把自身的善恶业都交给南无阿弥陀佛,融入到阿弥陀佛中,这样就可以破我执了。这是弥陀无碍光明照破众生内心的无明黑暗。

     

        

我觉得自己信愿很足,就是念佛不多,行得不够,怎么办?

        问:我觉得自己信愿很足,就是念佛不多,行得不够,怎么办?

        常敏法师:净土法门里的“行”,到底是什么?此大行,不是从我们凡夫的角度来看。

        佛在第十七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这就是净土法门的行持。这个行持,也就是所谓的三资粮,不是从我们凡夫的角度来说,而是从佛力佛愿的角度来阐述的。此第十七愿告诉我们:念佛行,不是从凡夫这里发起,也不是诸佛发起,而是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发起的;是阿弥陀佛令十方诸佛来称扬赞叹名号功德。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阿弥陀经》,就是弥陀的愿力来让他宣说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称扬赞叹名号功德。

        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十念,就是表示佛救度众生的愿心是真实不虚,是不会变异的。我们得救度了,其表现的方式就是念佛:乃至一声、十声……不论我们念佛多少,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都是弥陀愿心的慈悲呼唤,都是弥陀威神力摄取不舍;只是这种愿心、呼唤显示在我们心中有多有少,或一声,或二声,或十声……不论念佛多少,都是阿弥陀佛真实慈悲的救度。他的救度从来没有断绝过。我们感受到他的救度,也就是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乃至一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所以净土法门的大行,不是指我们念佛多少,而是佛的愿心,让十方诸佛来称扬赞叹名号功德,令十方众生来闻说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当我们闻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时,就是佛的信心已经建立在我们心中了;此信心能破除我们内心的无明贪瞋痴烦恼。当弥陀的无碍光明建立在心中时,我们自然会生起名号南无阿弥陀佛。他的无碍光明照耀在我们心中,显示的就是南无阿弥陀佛。他已经在破除我们的无明烦恼,已经建立在我们心中,所以才有我们的信心欢喜念佛,才有乃至一声、十声、一日……七日的念佛。所以,所谓的念佛,就是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名号的功德自然建立在我们心中,就像孩子被母爱所感而喊妈妈。所以,念佛是阿弥陀佛愿力的催促。如果你以为念佛是自己发起,你就会有“念佛不多,行得不够”这样的错解。

     

     

我念佛,也观佛的形象,可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怕观不好反而失去信心。我是不是应该谦虚点...

        问:我念佛,也观佛的形象,可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怕观不好反而失去信心。我是不是应该谦虚点,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

         常敏法师:你不是谦虚,其实你是贡高我慢。起心动念都是妄想的凡夫众生,觉得自身可以做到,可以观察到佛清净庄严的相貌,这就是骄慢。  

        阿弥陀佛在经中说得很清楚: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我们闻到阿弥陀佛名号,就可以得救了。佛并没有要你观到他的形象,更何况你的智慧与目力也达不到。佛为什么以名号来救度众生?他知道众生罪业深重,贡高我慢,所以才会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佛才无条件地以大慈悲心来救度十方众生。佛的慈悲心是什么?就是佛的大悲愿力。而佛的大悲愿力是什么?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他以名号来救度众生。就像盲人,虽见不到太阳,但依然能感受到太阳的温暖。你现在本身就是盲人,却还以为“我能见到太阳”,所以你才会以为你可以观想到阿弥陀佛。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为什么说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而不是说看到光明的众生摄取不舍呢?我们凡夫众生如聋盲喑哑,所以,佛才会以遍照十方世界无所障碍的光明来救度十方众生。如果你的视力也无所障碍,就不需要佛的无碍光了;他完全可以直接以光明摄取不舍我们。他为什么要说“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就是因为知道凡夫众生昏蒙闭塞,如聋盲喑哑,见不到光明,所以以名号南无阿弥陀佛普摄十方众生往生净土。

已经往生的莲友善信、小善觉,她们现在有没有披弘誓铠回来呢?我们能否再遇到她们?

        问:已经往生的莲友善信、小善觉,她们现在有没有披弘誓铠回来呢?我们能否再遇到她们?

        常敏法师:你遇到阿弥陀佛就遇到了她们嘛。你们有没有遇到南无阿弥陀佛?(众人答:遇到了。)是啊,往生者都在弥陀无碍光明名号中了 。她们俩没往生之前就遇到了,大家早就相遇在弥陀光明名号中。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凡夫起心动念都是虚妄心所生,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才是真实功德,而我们凡夫却老是把虚妄的东西当成真实,所以才会问:我们能否再与他们相遇呢?往生者有没有帮助我们?其实她们已不再是善信,善觉了,她们已回到无碍光明中、回到真如实相中,都号妙音如来南无阿弥陀佛。 

        虽然我们是凡夫众生,但弥陀给予念佛人无上功德大宝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是我们的实相身。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所以,我们不用去牵挂那些往生的莲友,她们都已化作南无阿弥陀佛。念佛人很珍贵,所以又被称为芬陀利华。我们虽然还不是金色身,虽然还拖着个肉身,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看《观经》有什么好处吗?《观经》里有关于西方胜境的描述,而凡夫众生无法观察到净...

        问:我们看《观经》有什么好处吗?《观经》里有关于西方胜境的描述,而凡夫众生无法观察到净土,那读《观经》就可以了吧?

        常敏法师:经言: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观经》也是告诉我们,往生净土要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有多高大?《观经》中说阿弥陀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而凡夫的肉眼能看多远?即使借助望远镜又能看多远呢?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如果我成佛时,国中天人不能获得神足通,于一念之间,最低限度不能超越无量诸佛国土,我誓不成佛。你看看现在的一些所谓“神通”,能和四十八愿中的神通相提并论吗?不要说不能相比,我们凡夫连心念都达不到啊。

        凡夫肉眼无法观察净土,那读《观经》就可以了吗?要知道,读和观是两回事啊。读经,你读过就读过了,观察不了其胜境。就比如有人从外国回来,给你讲国外所见,你只是听听而已,那和你亲眼所见怎么会一样呢?更何况是西方极乐世界,凡夫众生穷尽思维也无法了达啊。如果要观察到,就要靠佛力。韦提希夫人如果没有佛力的加持,也是见不到西方胜境的。极乐妙境,都是法藏比丘愿力所成。欲得此妙境,唯依佛本愿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净土,极乐世界自然显前。

昙鸾祖师在《往生论注》提出了五念门,这和我们的念佛有什么关系?

        问:昙鸾祖师在《往生论注》提出了五念门,这和我们的念佛有什么关系?
        常敏法师:世尊我一心,皈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昙鸾祖师阐述天亲菩萨愿生偈,云何生信心。而说修五念门,得生极乐国土。何谓五念门?一者礼拜门,二者赞叹门,三者作愿门,四者观察门,五者回向门。
        一心具五念故,是为广大无碍一心。以一心为归,而作安心,而行五念,为其自行,天亲菩萨愿生偈末后说“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为教化众生利他之意。
        第一礼拜门,就是我们身业礼佛,这是阿弥陀佛功德成就的。
        第二赞叹门,就是我们口称南无阿弥陀佛,是从信心中生起,是从阿弥陀佛慈悲无碍光明心中生起的,所以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亦是与佛心相应。
        第三作愿门,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愿往生西方净土。此愿往生心,是来自阿弥陀佛“欲生我国”的慈悲呼唤;此愿心到达众生心中,自然能发起我们无上菩提之心。佛的慈悲愿心、智慧光明照耀凡夫众生的身心,能令凡夫众生发起无上菩提心,发起愿往生心;能令众生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所以愿生心也是佛愿所成就。
        第四观察门,彼观察有三种。何等三种?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功德庄严,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功德庄严,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功德庄严。我们要想成就观察门,也要顺佛力,那也是弥陀本愿力功德所成就的。我们凡夫的烦恼、妄想没断除的时候,想凭自己的力量,去观察极乐世界依正二报,很难很难。
        第五回向门,就是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作愿,去救拔一切有情出离生死苦海,成就大菩提心。这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里第二十二愿成就的。
        所以,天亲菩萨所说的一心,昙鸾祖师说的五念门,是凭着佛的愿心,即佛的无上信心功德来达成,是阿弥陀佛来成就了一心。这里的无上信心,就是“世尊我一心,皈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这里的一心,就是无上信心;此信心能生起五念门。所以,五念门,是一心功德所成就。一心,就是无上菩提信心,是无碍光如来的无上信心。所以,我们要念佛成就,唯有依凭佛愿,仰靠佛力。

     

我喜欢打坐念佛,觉得这样心比较定,也希望在定中见西方净土,这样念佛对吗?

        问:我喜欢打坐念佛,觉得这样心比较定,也希望在定中见西方净土,这样念佛对吗?

        常敏法师:我们念佛,要顺佛愿,随顺佛力,来领纳弥陀的恩德。打坐入定,要断除贪瞋痴烦恼,要断见思惑,这些东西去除后,清净心自然现前,自然就入禅定了。我们凡夫烦恼没断,不必刻意去追求禅定,追求定中的西方净土。因为你心不清净,刻意去求会产生幻觉。你打坐时可以念佛,出声念可以,金刚持念也可以。

        感恩念佛,如法修行,有缘自然会和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念佛要去体会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恩德,而不是去追求境界。

有很多人念佛,为什么没有往生呢?信受念佛和疑惑念佛有什么区别吗?

        问:有很多人念佛,为什么没有往生呢?信受念佛和疑惑念佛有什么区别吗?

        常敏法师:以疑惑心念佛者认为:我信愿行资粮具足就可以去极乐净土;如果我还有贪念、有计度、筹量等等,就去不了了。这是我们心中无明闭塞的缘故,是我们自身的计度筹量,所以不明了佛智、不了解阿弥陀佛的悲心切愿,不明了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是来救度我们,而且是不会让我们退转下来的。如果我们以这样的心来念佛,就存在疑惑,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能去有的人不能去。

        明信佛智的念佛往生是莲花化生。如果你认为念佛还不一定能去的话,那就成为远善了。这是因为在知见上出了问题。很多人都这么认为:阿弥陀佛的大愿船是我自己乘上去的,却不知道,这艘船其实是佛在摄受我们,是阿弥陀佛牵引我们上去的;就像母亲和孩子的关系,母亲是无条件地呵护、帮助孩子,但孩子不一定能明了母亲的爱心。南无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母亲,孩子回归家园本是很自然的事情。现在你有这种想法,其实都是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障碍。你认为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往生,没有达到标准就不能往生。你把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心“至心信乐”当成了凡夫的发心了。

        我们还是要多读诵《佛说无量寿经》,阿弥陀佛的威神光明会消除我们的贪瞋痴烦恼,佛的智慧光明会遣除我们内心的疑惑与黑暗。《普贤菩萨行愿品》里有一段经文,我们可以来学习一下: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二十二愿所成就。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愿愿都是无尽愿,这是普贤菩萨的行持。

        从《普贤菩萨行愿品》这段经文里就可以看出,我们欢喜信受、闻名念佛之时当下就获得往生;舍命之时,我们的诸根悉皆散坏,我们所执著的眷属、世间财物都会摒弃、远离,唯有阿弥陀佛大愿王常随我们,阿弥陀佛大愿王会住在我们心里,令我们一念之顷往生西方极乐净土。所以,我们的一切顾虑,通通都不必要。我们不必担心。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就是佛救度我们的悲心切愿。

        赞佛偈曰: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光明能化出无量诸佛,化现于十方世界,化现在十方众生的心中,所以当我们被阿弥陀佛的无碍光明所照耀的时候,我们心中就会生起南无阿弥陀佛,这意味着阿弥陀佛已经化现在我们心中,也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已经住持在我们心中,而且他是主动来救度我们的:乃至一念,即得往生。当我们欢喜信受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当我们发起这一念的时候,即时、当下就获得往生。这里往生的意思就是指我们凡夫忧虑、挂碍、烦恼、妄想、无明的心,得到佛的救度。阿弥陀佛无碍光明是破除我们无明黑暗、烦恼妄想的心,并且令我们在往生道路上住不退转,再不会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弥陀佛有这样的誓愿,而且佛的誓愿已经成就,真实不虚,所以,这容不得我们半点怀疑,它完全是佛恩所赐所成。

        南无阿弥陀佛!

《佛说无量寿经》开显了名号功德,为什么我们没有遇到善知识前看不懂呢?

        问:《佛说无量寿经》开显了名号功德,为什么我们到善知识前看不懂呢?

        常敏法师:北魏时期,昙鸾大师是遇到了菩提流支大师,接受了西方极乐世界弥陀净土的信仰才学习净土法门,精修净业,致力弘扬净土法门;道绰禅师也是看到了昙鸾大师念佛往生事迹的碑文,才归向净土,专修念佛。所以,凡事要有因缘。

        《佛说无量寿经》开显了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我们为什么看不懂?这是我们凡夫的疑惑心障碍了自己,使自己很难明了佛意,所以要有善知识来开显。如果我们修习净土法门没有无明疑惑,念佛就已经成就了。可是,如果把念佛当做一项任务去完成,或以此去修清净心,这就是一种见浊,是邪定聚与不定聚。知见不正,即使遇到这么殊胜的教法,也会错过。

[首页][上一页]39404142434445464748[下一页][末页]

Copyright @ 2010 净土宗祖庭-庐山龙泉寺网站 赣ICP备2022008825号-2 
南无阿弥陀佛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赣(2022)00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