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净宗经典净宗论注净宗传承极乐法音感恩念佛莲友专栏庐山龙泉寺
机缘问答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机缘问答>>

机缘问答

    ''

虽然知道乃至一念就能往生,但对死亡的恐惧还是有的。

        问:虽然知道乃至一念就能往生,但对死亡的恐惧还是有的。


        常敏法师:我们生生世世都在六道轮回里,执着着自己的身体,所以对死亡一直是恐惧的。在这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事物有成住坏空,人有生老病死,你无法把握明天与无常,哪一个先来。年轻力壮时可能感触不深,一旦老病来临,就会很害怕;而面对死苦来临,就更害怕了,因为我们有执着的心,执着这个身体是“我”,一旦要离去时,就会很痛苦,所谓好死不如赖活。这就是一种执着。所以大家都要拼命保护四大和合的身体。

        阿弥陀佛救度众生,不是救无常的肉体,他是救度我们无明烦恼的心灵。神力演大光,普照无际土,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阿弥陀佛的威神力,能消除我们的贪嗔痴烦恼,救度我们出离苦难。我们执着世间,执着身体,都是因为无明的缘故。我们的身体是四大和合而成,是因缘所生。因缘了结,就会散坏,都是不真实的。唯有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心,是为破除我们无明烦恼而来,令我们一切恐惧为作大安。虽然我们对死亡恐惧忧虑,担心害怕,不想死,或者怕自己会颠倒,但还是身不由己。我们的六根,我们执着的心,在无常来临时,都会散坏,会离我们而去。四大分离时,贪恋世间的心、亲人间的恩爱等等,一切诸根都会散坏,这颗我执的心也会随无常而去,唯有光明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常随我们,阿弥陀佛常在我们心中,到时心中的名号功德自然会开显出来,能看到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一念之顷就随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净土。所以我们不用害怕,命终时你恐惧也好,不恐惧也好,离开这世界,统统都要往生净土,没有什么可以障碍我们的往生;不管怎么死,我们都会乘着佛的大悲愿力去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

有法师强调要得到信心,即一定要获信才能往生。

        问:有法师强调要得到信心,即一定要获信才能往生。


        常敏法师:本愿名号正定业,至心信乐愿为因。亲鸾大师也不是随便说出这句话的。他明确指出名号是往生的正定业。后来读的人不懂大师心,以自己的计度心去筹量,你怎么能真正感受到呢?会错解大师心。佛心是平等救度的,念佛不能得到佛的救度,那南无阿弥陀佛教法不是被你破了吗?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三心之体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是一体的。弥陀慈悲心以名号来让我们听闻,让我们蒙其摄受。如盲人,虽看不到太阳,但能感受到太阳的温暖。阿弥陀佛把成佛的名号作为信心,以佛果作为众生往生的信心。

        个人体悟是个人行为,不能以此为标准,都要回归到佛经。如盲人摸象,以谁的为标准?都只是部分。你的感知是佛恩的赐予,可以表达一下心情,但不能以此为标准。凡夫心善变,怎么可以依凭?好像你有一张银行卡,你很高兴拥有它。卡是真实的,你高兴不高兴,你的情绪与卡没有关系,卡内的金额不会因为你高兴增加一分,也不会因为你不高兴就减少一分。所以不能把现象当依据。亲鸾的信心是开显阿弥陀佛的真实心,而真实心就是名号,名号就是我至成佛道,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这才是真安心,否则就是异安心。

为什么我们会有共业?

        问:为什么我们会有共业?


        常敏法师:因为我们爱攀缘,你想要这,想要那,要发财,要成家……那就要攀缘。互相攀缘,就要做很多事情,就形成了一种业力。众生的心是向外追求的,会结下很多因缘,就形成了共业。佛法就是告诉我们,众生这些都是从妄想心中出来的,但这些毕竟都是虚假的,是因缘和合所生,会变异。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我们求生西方极乐净土呢?因为西方净土是阿弥陀佛真实心所生,他的愿心是真实的,一一愿心都在救拔我们出离生死苦海,让我们往生到他的净土,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那里没有我们娑婆世界的种种苦恼,一切福德智慧都究竟圆满。

为什么我会把自己的优点去比别人的缺点,感觉自己做的完美呢?

        问:为什么我会把自己的优点去比别人的缺点,感觉自己做的完美呢?

        常敏法师:这是骄慢心,也是众生无始以来的一种习气,是一种我执。佛法的修学,是对治自己的烦恼,但因为业力习气的缘故,我们更多地是观察别人,而没有照顾自己的心行,这就是我执的心,骄慢懈怠的心。凭着我们这种心,怎么能成就呢?所以阿弥陀佛以他的悲心切愿,为我们罪恶生死凡夫建立了西方极乐世界,以光明名号来摄受众生,以四十八愿来度众生,救度十方众生往生净土成佛。至尊名号南无阿弥陀佛才是我们往生的依凭。

老法师说:修习净土是有层次的,要一层一层修上去,还说没有修行不能往生。

        居士:老法师说:修习净土是有层次的,要一层一层修上去,还说没有修行不能往生。

        常敏法师:佛在《无量寿经》里说: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佛还说:乃至一念,即得往生。在佛的悲心切愿中,是没有层次的,平等给予众生无上佛果功德。他已经超越了凡夫的计度筹量。所以我们不能以凡夫心去测度佛智,去疑惑佛智,否则你会失去往生大利益。阿弥陀佛说得很清楚: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什么是五逆谤法?对佛的愿心有疑惑,不信佛智就是谤法之人。你五逆谤法,不相信佛说的话,那怎么往生净土呢?

        学佛要依法不依人,不信佛语信人语,就是盲修瞎练了——以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我们皈依的是南无阿弥陀佛,不是皈依哪位法师。说净土法门有层次,那是个人的想法,不是佛的教法。学佛要放下人情关系,以理折情。如果讲人情,释迦牟尼佛就不用辞亲割爱抛弃王位出家了。学佛不讲人情,是讲真理。要明理,依止净土三经一论如法修行。如果你觉得人际关系很重要,想在这世界慢慢修,一层一层上去,那我们也管不了。我们是要回归净土的,不能陪着你流浪。念佛往生净土不是依人的思想,念佛是佛在救度我们,令我们当下就获得往生利益,所以我们都是靠南无阿弥陀佛而念佛,而往生。阿弥陀佛平等救度一切众生,视一切众生如罗睺罗。

我对乃至一念总是不能明了,就怕自己接受这个教法后,会不念佛了。

        居士:我对乃至一念总是不能明了,就怕自己接受这个教法后,会不念佛了。

        常敏法师:乃至一念,是佛的无碍光明名号照耀我们,摄受、救度我们。我们无始以来,不知造了多少业,轮回六道。阿弥陀佛成佛十劫,我们都不知道在哪里,我们的罪业如须弥山那样广大。在如此深重的罪业中,还能生起一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念净心是从哪里来?是从弥陀悲心摄取不舍中来。虽然西方极乐世界离我们很遥远,但他的无碍光明照耀我们身心,不论哪一道的众生,他的慈悲愿心救度都是没有障碍的。

        乃至一念后就不念佛了吗?弥陀又称不断光如来,救度我们的悲心从来就没有断绝过。弥陀成佛十劫,今现在还在说法,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南无阿弥陀佛以其威神力催促众生念佛,就没有断绝过。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念念不舍。当我们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时,佛的无碍光明已经破除了我们的烦恼。我们就这样欢喜信受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你能不念佛?不可能嘛,除非你有这个力量障碍他。我们现在是躲也躲不了了。佛的光明十方普照,东南西北,上下左右,你避也避不了。只是你的内心对阿弥陀佛有疑惑,才会担心乃至一念,就不念佛。

       光明名号具足佛果无上功德,他的威神力自然会调摄众生,所以我们不用去哪里找功德。经常去听闻,阿弥陀佛会满我们的愿,令我们获得往生大利益。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样的功德不是我们放生、持戒、修行等有漏善行能达成的,完全是名号给予我们的往生大利。

大悲愿心是不是像金刚一样不会变异?

        问:大悲愿心是不是像金刚一样不会变异?


        常敏法师:佛的愿心就是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至心,弥陀誓愿真实不虚;信乐,弥陀本愿真诚无二心,犹如金刚一样不会变异。凡夫心是妄想心,虽然志向很高,但行持达不到,该堕落还是堕落。欲生我国,是弥陀大悲回向,至心信乐呼唤众生回归净土。

        我们为什么来寺院?烦恼太多,欲求清净。来寺院是靠谁的力量?是靠三宝的力量牵引。在佛力的护持下,我们才能松口气。因为我们自身的烦恼断不了,力量不够,才来到寺院,在佛菩萨面前让心安乐。外面的世界是三界火宅,烦恼太重,我们只有在三宝地,因为有三宝的加持,业力才不会现前,心才会安乐,能在这里信心欢喜念佛。如果没有佛的力量,没有三宝的力量,我们必定入地狱。所以我们能一念十念地念佛,都是佛的力量在摄取不舍。

现在不少寺院商业化气息太浓,所以有些本来信仰佛教的人,转去信基督教了。那这些人以后...

        居士:现在不少寺院商业化气息太浓,所以有些本来信仰佛教的人,转去信基督教了。那这些人以后去哪里往生?天国,还是西方净土?

        常敏法师:这是对弥陀的信仰没有确定下来。信仰没确定,就随缘跑了。今天去教堂听一听,下次看着谁不顺眼,又起烦恼心。

        信仰,是一种依靠,是一种解脱,要从这方面去考量。就像我们认识的一位居士,一直以来在替寺院做法器、做佛像,认识不少国内寺院高僧大德,经常去各地亲近他们,但对佛教不了解,觉得自己还是很苦恼,心地不安。他虽然认识许多法师,亲近他们,可是结下的都是人缘,都成了福报,而不是解脱,不是往生净土的法缘。他有自己的标准:修行好的,我就去亲近;修行不好的,就不理你。亲近善知识当然好,可是你连自己做的佛像都没有想到去礼拜。

        其实,三宝才是我们的信仰,阿弥陀佛才是我们的依靠。净土法门是以信仰为入的。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度众生,他才是我们的依靠,令我们获得解脱,往生净土。在这个五浊恶世,佛法是以出家人的形象来与众生结缘的。虽然出家人良莠不齐,但是他代表的是三宝。佛陀在世时,慈悲哀愍,众生皆蒙佛恩,消除罪业,获大安心。佛灭度后,经道渐渐消失,人民虚假,众生根性越来越差,罪业深重。出家人也是凡夫,但内心也渴望解脱,虽是凡夫僧,也是三宝的体现。你一分恭敬,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十分利益。所以,改信他教是自身的问题。如果心中有信仰,有阿弥陀佛,你还会被别人牵走吗?不会啊。所以当初的发心就不正确,发心就结了人缘。这不能说不好,是善缘,是福报,但和你的解脱,和你往生净土就是两回事了。我们和阿弥陀佛结的是佛缘,是净土缘,是要了生脱死、往生净土成佛的。所以,发心不正确,今天信这个,明天信那个,就不奇怪了。往生哪里呢,随业流转了。

如何理解“一切恐惧,为作大安”?我们如何能获得呢?

        问:如何理解“一切恐惧,为作大安”?我们如何能获得呢?


        常敏法师:一切恐惧,为作大安。这是法藏菩萨在世自在王如来面前发的愿心,要让十方众生在生死恐惧中得到大安乐,不是我们的功德能获得的。阿弥陀佛要让一切众生安于无上正道,安住在弥陀愿心中,所以不要把自己当成阿弥陀佛了。祖师大德有自己的修行与智慧,不是说让你依祖师大德为坐标系,你就有了祖师的德行。善导大师说要有二种深信: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这是法藏比丘于无量劫里,以身口意三业清净修行成就的;是我们依靠阿弥陀佛的力量而获得安心。
     

我们现在活着时,就已经是无量光无量寿了?

        居士:我们现在活着时,就已经是无量光无量寿了?

        常敏法师: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本体是什么呢?无量光无量寿。法藏比丘为拔众生之苦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佛果,以此佛果回向十方众生,我们闻名就获得了无上功德大宝。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当我们闻名念佛的时候,乃至一念就获得往生的利益,具足无上功德。这无上功德是什么?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所以我们不要把自己和母亲分开,把自己和阿弥陀佛分开。我们和阿弥陀佛也是生命共同体。

        净土法门超越时空。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靡不闻,誓不成等觉。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是从极乐世界传达到娑婆世界,它超越时空区域,以我们凡夫的三维空间思考模式,已经达不到了。太阳照到地球,人们都能接受;极乐世界的法音传到娑婆世界,而且还能传到我们心里,我们凡夫就接受不了了,还分出了自力、他力。这些都是凡夫众生的愚痴心在分别。

        居士:从这里体会进去,因为已经无量寿了,生死恐惧就可以没有了。

        常敏法师:在六道里轮回才会有恐惧——没有依靠,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而阿弥陀佛的愿心就是令十方众生功德成就,一切恐惧作大安心。

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我对这句经文还是不太明白,请师父开示。

        问: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我对这句经文还是不太明白,请师父开示。


        常敏法师:十八愿成就文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十方众生闻说阿弥陀佛名号,能信心欢喜领纳南无阿弥陀佛于心中,阿弥陀佛就像妈妈一样,就给予我们安稳快乐。我们闻说南无阿弥陀佛时,阿弥陀佛就已经救拔我们。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我们一定能超越娑婆世界生死苦海,往生极乐净土。

        我们往生净土是依阿弥陀佛大悲愿力的自然牵引,就像我们念佛一样,自然就被至尊名号摄受,不劳你修任何功德。念佛往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我们只有任凭救度。所谓任凭,那是一种绝对的信任,听凭、听任、毋庸置疑。就像婴幼儿在妈妈怀抱里,只有“任凭”,丝毫没有怀疑的成分,他不用担心摔倒碰到,不用担心饥饿、寒冷等等等等。不凭我们的善业,不凭我们的恶业,善恶业都是我们个人的因缘,往生不是凭这些,往生只凭光明名号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在娑婆世界以什么方式方法来接引我们?以什么形式来体现?就是闻说阿弥陀佛。闻其名号,阿弥陀佛自然牵引我们往生净土,无有任何障碍。四十八愿中,从三十四愿开始,释尊就告诉我们:他方世界的诸菩萨众,闻到名号,能得到种种功德和利益。其中之一能得到三法忍,总持一切佛法,于诸佛法不退转。我们听闻到名号一声,就能契入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中,就能获得救度。闻其名号,自然就被阿弥陀佛摄取不舍了,就像我们喝水自然会解渴,吃饭自然能饱腹,穿衣自然能御寒。十方众生闻到名号,统统都要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不会遗漏任何一个众生。往生净土,比喝水解渴还要快,乃至一念即得往生。念佛往生是这样一件自然的事情,你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所以,我们在往生的白道上,不要去自设栏杆。设置了栏杆自己又跨不过,自己设定的条件自己又达不到,最后就遗漏了佛恩,障碍了自己,到临命终时要请助念团,把希望寄托在助念团。

        佛呼唤我们,忆念我们,我们也忆念佛,彼此心心相印,念念不舍,我们和阿弥陀佛是这样一种关系,是生命共同体。

     

我劝爸爸念佛,他七十九岁才开始念佛。他还能往生吗?还来得及吗?

        问:我劝爸爸念佛,他七十九岁才开始念佛。他还能往生吗?还来得及吗?


        常敏法师:南无阿弥陀佛!闻名即往生。虽然我们每个人和阿弥陀佛的缘分有亲有疏,但阿弥陀佛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在凡夫这里,有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概念,有已闻、今闻、当闻,有已往生、今往生、当往生的分别,但是在阿弥陀佛那里,十劫初就已经完成。阿弥陀佛建立极乐世界没有和我们商量,所以,不是我们在念佛,而是佛在念我们,是阿弥陀佛欲生我国的愿心在呼唤我们。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所以我们多看看阿弥陀佛,想想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救度十方世界的每一个众生。不要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要站在佛的角度来思维。你的角度,你的知见,你的能力,都是极其有限的,你能劝多少人念佛?不要说劝别人,你自己的孩子还不一定听你的。所以我们要从佛的角度去思维,要从太阳的角度来看光明。太阳照耀万物是没有捡择,万物接受阳光照耀也是无有选择的,这样你就不用担心了。反之,从自己的角度是劝不了多少人的。劝人念佛,人家接受了就高兴,劝不动还要生烦恼。要知道,念佛往生是阿弥陀佛决定的。阿弥陀佛说:当我誓愿成就的时候,就决定了十方众生的往生。只是我们用凡夫的思维去判别,才会有谁能往生谁不能往生的说法。

        我们每个人和阿弥陀佛的缘分,只有自己清楚。你能判断谁往生呢?经文说: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如果你不能信受佛愿,就会失去往生利益。佛要我们如法修行。怎样才叫如法修行?佛说的话你要听,佛说闻到名号就能往生净土,可你说不行,你没有修行,那你就是逆子,就是五逆谤法的众生。为什么?你对佛说的话不相信嘛。佛说闻名就往生,可你说不能清净心念佛就不能往生,还要加以种种条件的限制,判别哪些人可以往生,哪些人不能往生。你这不是诽谤佛法吗?断了人家的佛缘啊!可你还以为自己是个学佛的人,是个修行的人,以为自己可以做别人的榜样了,不知道自己都已经犯了五逆谤法的重罪。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好好体会这句经文。

中国传统净土宗为什么不讲平生业成,而是讲三资粮的多,也就是讲要门的多?

        居士:中国传统净土宗为什么不讲平生业成,而是讲三资粮的多,也就是讲要门的多?

        常敏法师:那是你没因缘听闻到祖师大德的开示。是你没有福德因缘,所以没遇到;或者遇到了,却视而不见。这都是因为被自身的业力障碍了。佛法是用来解决我们的生死问题,不是拿来争论拿来评判的。你的眼光能看到多少?祖师大德一生勤苦修学,就是为了生死大事,你算什么呢?看了几天书就开始评这评那。再说,讨论三资粮又有什么意义呢?你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种修行。说要门,你能达到哪一点?你有什么功德来谈论要门呢?整天算别人的东西,有什么功德呢?这个话题没意义。想依弘愿门,就好好依,如法修行。要解决自身问题,仅凭知见没有用。这个祖师,那个大德,谈论来谈论去,和你的往生没有一点关系。往生的达成不是靠谈论、研究。

        居士:我是说理念。

        常敏法师:什么理念,你根本就没有东西嘛。你有才叫理念。你这些都是知识、知见形成的一种障碍。拿着这些知见,还想通达往生是不可能的,到时要门、弘愿两边靠不上。

一念就能往生,那持戒修行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问:一念就能往生,那持戒修行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常敏法师: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净业之因。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即得往生,这是弥陀慈悲摄取不舍威神力成就故。持戒修行和念佛是两个法门,一是难行道,一是易行道。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说:“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

       “难行道”者谓於五浊之世,於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修酱反)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所以这是两条不同的道路,我们不必把两者互相对立。你修清净心,持戒修禅的,一样可以导归极乐,不必怀疑、奚落净土法门;修净土法门的,也不要去诋毁他人的有缘之法。法无高下,对机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为什么要依原译本的《佛说无量寿经》,不能依止会集本?

        问:我们为什么要依原译本的《佛说无量寿经》,不能依止会集本?

        常敏法师:古时候佛经传入中国,有专门的译经场,由译经师大德们来翻译。译场规模广大,译经师们精通梵文,深谙佛理,作风严谨。《佛说无量寿经》原译本是佛亲口宣说,而汇集本则是夏莲居居士从《佛说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中汇集出来的。汇集本是作者读了五种原译本,根据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出来。每个人学习都有自己的体会,如果都来汇集,那就麻烦了。佛的经典是不能随意篡改的。即使是菩萨也不能了达佛意啊,更何况一介凡夫。个人体会只能用于参考、交流,而不能依止,否则很多重要的经文都会因此断绝、消失。

        佛讲法都是一脉相承、连接贯通的。《佛说无量寿经》的五种原译本风格各有不同,但经典原意并没有不同。在原译本上卷里的四十八愿,以及下卷里,各自都有相应的成就文;但在汇集本里就看不到这些,佛的果德被遗漏了,结果大家都不知道往生的条件是什么,都以为一万个人修行,只有一,两个能去,这就已经违背了《佛说无量寿经》的经意、宗旨。弥陀的愿心说得很清楚: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只要想往生净土,遇到这部《佛说无量寿经》,统统都能往生净土。释迦牟尼佛说: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经文末后,佛告弥勒:于此世界,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一一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次如弥勒者也。诸小行菩萨及修习少功德者,不可称计,皆当往生。这都是因为听闻到《佛说无量寿经》,听闻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啊。东晋时期,慧远大师和一百二十三位同修在庐山结莲社一起念佛,统统往生净土。这一百二十三人中,有出家,在家的,有修行佛法的,也有修外道的。他们都因念佛故,被阿弥陀佛救度往生了。所以,往生并不是凭着我们的念佛功夫达成,而是凭南无阿弥陀佛本愿名号的功德成就的。

        史书记载:唐朝的善导大师,在长安劝十万人念佛,统统往生净土。祖师大德给小孩铜板,引导小孩念佛,也都往生啊。所以念佛往生是万修万人去的,哪里是什么一万个人念佛,只能一、两个人去。所以,汇集本只能作为参考,绝不能依止,否则你的后生大事就被人拐跑了。人生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西方净土,一条是三恶道。如果不去净土,必堕三恶道。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在汇集本里,其中的皆悉到彼国这一句就没有了。你读后会想:哦,闻名可以往生,什么时候往生呢?要临命终时那一刻。经文原译本里就很清楚:闻名念佛的当下,就已经得到往生的利益,而且住不退转。还有,法藏比丘发了四十八愿后,接下来有很重要的三誓偈,在汇集本里也没有。那么重要的一段经文都被遗漏了。所以,我们要读康僧铠版的《佛说无量寿经》,不然你都不知道往生的正因,往生的正定业是什么。康版的经文里,前面四十八愿,后面成就文,这些在汇集本里都看不到。这样你就很难从经文中得到信心。如果把名号当成植诸德本,修习善福的工具,你只能得到一些小恩小惠,那真的会失去往生大利益。

        如果你了解了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心是平等救度,上至一生念佛,下至一声念佛,所获得的利益都是平等的,那你就安心了。阿弥陀佛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地摄受众生往生净土;凡夫众生才会讲缘分,讲众生缘,讲法缘,有缘聚在一起,缘散了就各奔东西。所以我们要了解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的功德。佛给予众生的无上佛果功德都是平等的,我们只需随顺佛愿,领纳母亲的恩德。

     

[首页][上一页]16171819202122232425[下一页][末页]

Copyright @ 2010 净土宗祖庭-庐山龙泉寺网站 赣ICP备2022008825号-2 
南无阿弥陀佛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赣(2022)00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