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源 点击 : 11
	到寺院的第二天,晚饭后去师父楼上喝茶。广东来的觉明师兄是沏功夫茶的老手。师父拿出好茶招待大家。就这样,在满屋茶香的客厅里,我们欣赏着觉明师兄谙熟的茶道,好茶沏上纯净的龙泉水,自然品出了不一般的味道。当然,最大的享受还是听师父把弥陀恩德向我们娓娓道来。
	1.对什么是本愿念佛,了解的人不是很多。我问师父:“信心欢喜念佛,会不会让人又去找信心啊?”
	师父:弥陀本愿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信心。昙鸾大师说:名号即是实相身、为物身。至于念佛求信心啊,三愿转入啊,那都是凡夫机上的用心。经文“我至成佛道,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名号如南无阿弥陀佛金色身一样,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是往生之信心。
	 2.“以果地觉,作因地心”,这句话圆满吗?一莲友问。
	师父:你说呢?
	无人回答,我们也都默然。觉明师兄虽仍在习他的茶道,精力却明显集中在耳根上。停顿片刻,师父回答:十八愿里没有众生用心的地方,他是机法同时成就的无上正等正觉佛果南无阿弥陀佛。“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你不往生,我誓不成佛。此誓愿在十劫之初就已经成就,我们凡夫往生就已成就。你对名号有自己的计度,那就有遗憾了。
	3.“师父,南无阿弥陀佛,这里的‘南无’也是恭敬、顶礼的意思吗?”觉明认识师父没几天,问题比较多。
	师父:法藏成就的是六字洪名,他成佛的同时,十方众生也同时成就了往生,具足无上功德。南无阿弥陀佛是机法一体,是法藏比丘和十方众生共同成就的,也是我们共同的名字。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皈命之意,是弥陀发愿救度众生,赐令众生往生之意。南无就是众生往生之意。阿弥陀佛就是满足此大悲愿行。
	“那南无释迦牟尼佛的‘南无’呢?”觉明再问。
	师父:那就有顶礼、恭敬、依靠的意思了。他没有完成众生往生之大行,除了南无阿弥陀佛完成了南无之大行,完成了众生往生大利益之行,其他佛菩萨都没有完成凡夫众生往生之大行。 
	4.此次同行的杨老居士说:“师父啊,我不识字,没文化,但就是认准了您。您讲的法讲到了我心里,我是开心得来!我对往生一事是安心得要命。您的茶,我喝在嘴里、暖在心里,我要把它藏好,永远留在那里。”老菩萨边说还边用手捂着心窝:“呵呵,那里有大宝呢!”师父笑着对老菩萨说:“放心,有智无智,往生都是依靠弥陀无上功德名号成就,名号安住于心,获得往生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智慧、神通、欢喜等等,弥陀名号的功德大宝里都有,那都是附带给我们的。”
	5.问:善导大师说:“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全非比较也。”那是否说明我们什么也不需要努力了?
	师父:名号南无阿弥陀佛是一尊佛。最重要的就是显现在我们心中,就成了我们的南无阿弥陀佛了。你老是计度自己这边,就会把佛的名号法性功德给遮住了。你只要一心投归南无阿弥陀佛,自然就具足了法性功德。名号南无阿弥陀佛,是具足无上功德的,他不只是六个字,他是弥陀本愿功德所成就的,具足无上佛果功德。他能利益十方一切众生,开启众生无上智慧。昙鸾大师讲: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佛如来本愿力故。
	“要找到入口处,你就能享受佛的无上功德大宝了”。师父最后的这句补充,让我向往不已。
	6.凡夫有无恭敬心?
	师父:学佛,一分恭敬,一分利益。听闻弥陀本愿也不例外。要虔诚听闻,用心常听闻;要放下贡高我慢之心。如果弥陀本愿道理不明,就会失去往生信心,念佛往生就难达成。所以要获得信心,彰显弥陀功德大宝,那就要通过听闻弥陀慈悲誓愿来获得。
	7.净业行人“资粮”一说,师父是如何理解的?
	师父:“那是众生知见,是怀疑佛的功德,不知道往生的依凭在哪里,所以在自身这边找资粮。如:要不要放点生啦?会不会干坏事啦? 等等……”师父端着小茶盅,哈哈大笑。笑声里我却品到了苦涩与悲哀。接着师父又重复一遍:“念佛的利益是无法比较的,是弥陀所惠赐的。如来以无尽的大慈悲之心,矜哀三界所有众生,诸佛如来所以出兴于世间,宣说无上佛道,就是要救度众生出离生死苦海往生净土,给予众生真实功德利益。十方诸佛都在赞叹!”
	8.我问:那没有听闻到本愿的念佛人呢?
	师父:“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佛是慈悲的。你要清净心往生,可以,你就清净心来;你要临终往生,也可以,我就临终来迎你;你要把念佛搞成远因,我就“不果遂者,不取正觉”。弥陀慈悲,不会舍弃任何众生,不会遗漏任何众生。
	9.觉明师兄问:如果不懂净土法意,但劝人念佛,并关照要念一定的数量。这样教化别人会落什么因果?
	师父:佛观察到有这样的人,佛也救度啊。不明信佛智的念佛,堕入胎宫。这就是因果。
	师父讲的可真绝了。我们都拍手叫好!对净土法门讲得如此透彻的法师哪里去找哇!
	10.欣莲:我都不知什么时候就张开嘴巴念佛了,但妄念多如细雨。
	师父:被人救了,一点感恩心都没有。在苦海之中,有人救了我们,因生感恩心念佛。
	11.莲友:师父啊,您是什么时候“乃至一念”的啊?
	师父:阿弥陀佛都成佛十劫了,还要问这个。
	12.我九十岁的老爹说: 世上人念尽了(佛)他也不念。去年对师父讲过我的担心,师父说:阿弥陀佛的愿力救十方众生。“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我不担心了。——善定
	13.师父,但有群生即有法。是先有机,还是先有法?
	师父边开车,边回答:诸法因缘生,机、法是因缘生,无先后。离机无法,离法无机。
	14.“我为什么到了这里,家没有家的感觉了。觉得龙泉寺才是我的家”?特别爱家,情执很重的善养很不解地问师父。
	师父:因为你体悟到了世间的万事无常和虚幻。还因为到了庐山龙泉寺弥陀身边念佛,与极乐老家相应,自然远离颠倒梦想。
	15.师父潇洒地开着车,很平稳,很细致,能感受到师父内心的安定。我们说:师父,您不争名利,不附权贵,和我们这些草根贫民打成一片,委屈您这大和尚了。
	师父:我们是念佛人,向往的是极乐世界,娑婆世界的一切都是幻化的、无常的,争它干什么!
	16.“娑婆的出口就是六字名号,没有第二个出口了。”忘了此话是谁说的。
	师父:是呀,我们庐山龙泉寺不就是为了开往生之门吗,慧远大师,就是在这里开创的净土法门,劝导123高贤念佛,一心求生极乐净土。
	17.师父,你说过:有缘就大家一起念佛;没缘就一个人念佛。哪样好啊?
	师父:都好。我们念佛发心是要往生净土成佛的,又不是一直住持在这里。
	18.有人提起现在很时髦的灾难问题,说:人的寿命有长有短,都是注定的。
	师父回答:在娑婆世界的众生,他们的因缘不同,所以寿命有长有短,但现在,我们都念着南无阿弥陀佛享受佛恩,不任何时何地,都与阿弥陀佛在一起。
	19.莲友:必须每天都给佛上香吗?
	师父:心中有佛就可以啊。我们按照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去做,听闻释迦牟尼佛慈悲的教法去修行,心中就有法宝了。心中有法,就去感恩念佛,去念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