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净宗经典净宗论注净宗传承净宗要典极乐法音感恩念佛莲友专栏庐山龙泉寺
机缘问答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机缘问答>>

机缘问答

    ''

有些人对我说,你入本愿是很好,但也不要否定以前所学的教义,比如《弟子规》什么的,那...

        问:师父,有些人对我说,你入本愿是很好,但也不要否定以前所学的教义,比如《弟子规》什么的,那是基础。这说法对吗?


        常敏法师:基础?什么是基础?你所说的“基础”《弟子规》,这是什么教义?这是世间圣贤之教,教导我们遵守社会的伦理道德,端正自己的行为规范,恪守尽责,主动承担好自己本份的义务。它不是往生的正因,而是为人处事敦伦尽分的准则,不能拿来与往生净土成佛混为一谈。佛法依法不依人。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是佛法。
        南无阿弥陀佛! 

亲鸾是位圣人,为什么他还说自己心同蛇蝎呢?

        问:亲鸾是位圣人,为什么他还说自己心同蛇蝎呢?
        常敏法师:亲鸾是被佛光照到了内心的烦恼,他觉察到了,内心虽有烦恼,但再也不会被业力牵流到三恶道了,这一生,因念佛故,而获得往生,住不退转。因佛力故,他观察到了空性诸法无常,寂静涅槃,这才是最重要的。亲鸾上人法缘很殊胜,依弥陀愿力,即他力而得解脱。他自谦是愚秃,而在法上却没有丝毫的含糊,这正说明了此法的尊贵就在于机法一体。
        南无阿弥陀佛!

一位两年前皈依您的女孩子,在感到惧怕,不知是选择上帝救还是阿弥陀佛救她时,内心里响...

        问:一位两年前皈依您的女孩子,在感到惧怕,不知是选择上帝救还是阿弥陀佛救她时,内心里响起了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于是不再恐惧而得大安。这是否表明在她皈依那一刻,佛的金刚心已入她心中了?

        常敏法师:是啊,有些人小时候结了佛缘,长大后就入佛门了,就像一颗种子播在地里,等因缘成熟,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虽然她在国外读书,因为生活上得到某些照顾,也入了教会,但是这障碍不了佛的救度,因为三皈依,最终就是皈依南无阿弥陀佛,而佛法是能利益十方众生的。阿弥陀佛的慈悲光明,会摄取不舍每一位众生,就像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诸多烦恼,但弥陀的无碍光明念念不舍。

        孩子在小的时候,有妈妈在身边,孩子只管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无忧无虑。但现在出国了,无依无靠了,在恐惧无助时,籍着以前皈依南无阿弥陀佛时种下的金刚种子,阿弥陀佛的信心就显示出来了。这就是阿弥陀佛的呼唤。

        念佛就是被弥陀摄取不舍。人在烦恼、痛苦、无助的时候,弥陀的慈悲,名号的功德与利益就彰显出来了。南无阿弥陀佛!

我相信只要愿意离开这个娑婆世界,就一定能去极乐净土,可是阿弥陀佛不是遂愿得度吗?万...

        问:我相信只要愿意离开这个娑婆世界,就一定能去极乐净土,可是阿弥陀佛不是遂愿得度吗?万一我放不下,是不是就很难得度?


        常敏法师:我们来看看佛是怎么说的。《佛说无量寿经》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里的“至心信乐”不是你的心,他是佛心。如果你认为是我要如何如何,我才能往生,万一达不到就会怎么样,这是你站在自身的角度去理解的。佛说得很清楚: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这是佛的愿心,是阿弥陀佛以身口意三业清净修行所成就的大愿,这在四十八愿后面的经文里说得很清楚:“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这一切都是佛为众生而成就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这是佛的真实心、慈悲心,佛要把这样的功德回向给众生,而他的体相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十八愿成就文告诉我们:“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当下、即时获得往生利益,而且住不退转,在往生成佛的道路上,再也不会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至心,是佛心,是佛的真实心,而不是凡夫众生的虚妄之心、有漏之心。凡夫的心,今天信心满满的,明天万一放不下就又改变主意。凡夫的心有波动、变异,它就不是至心,也就不是真心。真心,就是一如,犹如金刚一样,不会变异不会动摇。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真实之心不会动摇不会变异,犹如金刚,愿众生往生到他的国家。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这三心都是阿弥陀佛之心,佛以此心来摄受、救度众生。阿弥陀佛以真实慈悲之心来呼唤流转在生死苦海的我们:回家吧,赶快称念我的名字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呼唤的声音已经十劫,就像我们呼唤失散久远的孩子。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平时学习有什么好的方法?

        问:我们平时学习有什么好的方法?
        常敏法师:我们对待学习的态度还是要认真的,净土三经一论要多读诵、常读诵,还要常念佛。念佛、诵经与佛心相应的话,我们就能看懂经文,明了南无阿弥陀佛的心意。我们的体会不要找别人去验证,没有谁可以验证到底,读经典才是最重要的。净土念佛法门是末法众生之良药;南无阿弥陀佛本愿名号的功德是佛究竟圆满的佛果,只有佛与佛之间才能究竟明了,除此以外,找任何人都没有用。
        我们来学习一下《佛说无量寿经》中的这段经文:声闻或菩萨,莫能究圣心,譬如从生盲,欲行开导人。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假使一切人,具足皆得道,净慧知本空,亿劫思佛智。穷力极讲说,尽寿犹不知,佛慧无边际,如是致清净。

有很多人念佛,为什么没有往生呢?信受念佛和疑惑念佛有什么区别吗?

        问:有很多人念佛,为什么没有往生呢?信受念佛和疑惑念佛有什么区别吗?

        常敏法师:以疑惑心念佛,就是心中闭塞,不了解佛智、不了解阿弥陀佛的悲心切愿,不明了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是来救度我们而且是不会让我们退转下来的。而是认为:是我相信了我就可以去了,我如果还有贪念,有计度、筹量等等,就去不了了。其实这是我们自身的计度筹量,如果我们以这样的心来念佛,就存在疑惑,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能去有的人不能去。

        明信佛智的念佛就是莲花化生。如果你认为念佛还不一定能去的话,那就成为远善了。这是在知见上出了问题。很多人都这么认为:阿弥陀佛的大愿船是我自己乘上去的。却不知道,这个船其实是佛在摄受我们,是佛让我们上去的。所以你就会觉得,上船就可以,下船就不行了。就像母亲和孩子的关系,母亲是无条件地呵护、帮助孩子,但孩子不一定能明了母亲的爱心。南无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母亲,孩子回归家园本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现在你有这种想法,其实都是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障碍。你认为,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往生,没有达到就不能往生。你把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心“至心信乐”当成了凡夫的发心了。

        我们还是要多读诵《佛说无量寿经》,阿弥陀佛的威神光明会消除我们的贪瞋痴烦恼,佛的智慧光明会遣除我们内心的疑惑与黑暗。《普贤菩萨行愿品》里有一段经文,我们可以来学习一下:“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愿愿都是无尽愿,这是普贤菩萨的行持,这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二十二愿所成就的。从《普贤菩萨行愿品》里面就可以看出,我们闻名、发起信受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时候,能欢喜信受、闻名念佛之时当下就获得往生。舍命之时,我们的诸根悉皆散坏,我们所执著的眷属都会摒弃、离开,我们执著的世间财物也会全部远离,唯有阿弥陀佛大愿王常随我们,阿弥陀佛大愿王会住在我们心里,令我们一念之顷往生西方极乐净土。所以,我们的一切顾虑,通通都不必要,我们不必担心。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就是佛的慈悲心。

        四十八愿赞佛偈曰: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光明能化出无量诸佛,化现于十方世界,化现在十方众生的心中,所以当我们被阿弥陀佛的光明所照耀的时候,我们心中就会生起南无阿弥陀佛,这意味着阿弥陀佛已经化现在我们心中,也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已经住持在我们心中,而且他是主动来救度我们的:乃至一念,即得往生。当我们欢喜信受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当我们发起这一念的时候,即时、当下就获得往生。这个往生的意思就是指我们凡夫忧虑、挂碍、烦恼、妄想、无明的心,得到佛的救度。佛是救度我们烦恼的心、无明黑暗的心、妄想的心,而且是令我们在往生道路上住不退转,再不会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佛有这样的誓愿,而且佛的誓愿已经成就,真实不虚。所以,这容不得我们半点怀疑,它完全是佛恩所赐所成。

        南无阿弥陀佛!

     

     

     

“乃至十念”是什么意思?请师父开示

        问:“乃至十念”是什么意思?请师父开示。

        常敏法师:“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是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其成就文告诉我们:“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南无阿弥陀佛名声超十方,十方世界任何一位众生,上至菩萨、声闻﹑缘觉,下至地狱﹑饿鬼﹑畜生、蜎飞蠕动之类,闻到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功德,都能获得“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样的誓愿救度。我们能信心欢喜信受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愿依靠阿弥陀佛,随顺阿弥陀佛的誓愿,都能乘佛愿力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当我们发起这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之时,即得往生,即刻获得往生的利益;住不退转,我们再也不会被恶业恶缘所牵流,堕入地狱﹑饿鬼﹑畜生道。我们这一生就要往生西方净土成佛了。

        这里“乃至一念”﹑“乃至十念”就如同一个人掉入水里就要被淹死,这时候有人把他救起来,他被救的那一刻即是乃至一念之意,也就是当我们念佛之时,阿弥陀佛就在摄受我们、救度我们,令我们脱离生死苦海而到达彼岸。这个乃至一念﹑乃至十念是表示南无阿弥陀佛救度众生心之迫切,令我们念佛之时就获得救度——获得往生这样的大利益,而且告诉我们住不退转。佛以他的本愿功德名号南无阿弥陀佛摄受我们,令我们获得往生,令我们不会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慈悲愿心从来没有间断过。南无阿弥陀佛又称为无量光佛、无量寿佛,他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横遍十方,竖穷三际,过去、现在、未来从来没有断绝过,所以当我们称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称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时,南无阿弥陀佛光明就已经照耀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和我们的人生息息相关了。我们随时随地会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

请师父给我们开示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心

        问:请师父给我们开示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心

        常敏法师:《佛说无量寿经》文:“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南无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心,就是来救度我们贫苦众生出离生死苦海,出离六道轮回,令我们功德成就往生净土。世尊在《阿弥陀经》中告诉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南无阿弥陀佛已经成佛十劫,阿弥陀佛的悲心切愿真实不虚,世尊在《佛说阿弥陀经》中说:“我见是利,故说此言。”我见到阿弥陀佛这样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故无问自说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又说:“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什么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呢?如有善男子善女人闻到《阿弥陀经》并来信受,一切诸佛会护念我们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令我们不退转净土之行,直至往生西方极乐净土成佛。此乃名号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住持于众生心中,所以能令我们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往生净土,令我们在往生成佛的道路上得到诸佛菩萨所护念。

        世尊在《阿弥陀经》里说:“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阿弥陀佛的光明,是遍照十方世界的。南无阿弥陀佛又称无碍光如来,他的无碍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无所障碍,他能救度十方世界的每一位众生,所以称为阿弥陀佛。我们看到阿弥陀佛这样慈悲的愿心,我们就会投归,我们的往生、我们的未来就有依靠有归宿了。释迦牟尼佛一直在劝请我们念佛往生净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名号功德,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阿弥陀佛会放光摄受、护念念佛之人,令我们临命终时心不颠倒不散乱,一念之顷往生净土。阿弥陀佛的悲心切愿是救拔我们出离生死苦海,令我们“一切恐惧,为作大安”。他的慈悲光明照耀十方世界,照耀十方世界每一位众生,他以无碍光明来摄受每一位念佛人。“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这就是阿弥陀佛慈悲愿心名号功德。阿弥陀佛以本愿名号功德来利益生死烦恼恐惧之中的十方众生,令众生功德成就,令众生获得往生之大利。这是南无阿弥陀佛本愿名号的功德利益。

        净土宗祖师善导大师给我们净土行人提出五种正行,其中第一种正行就是学习依止净土三经。释迦牟尼佛在《佛说无量寿经》中给我们宣说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生起的本末,为我们介绍南无阿弥陀佛。因地时他是一位国王,其国土有一位世自在王如来在宣说微妙佛法,国王听到微妙佛法以后,心生欢喜,生起大悲心发心出家,号法藏比丘。他向世自在王如来学习,祈求世自在王如来为他宣说微妙佛法,依法修行,以满足他的愿心。他的愿心就是:发誓救拔一切众生生死根本。

        法藏比丘依世自在王如来所宣说的二百一十亿国土清净庄严,通过五劫思维摄取诸佛清净国土,建立了一个美好的世界——西方极乐世界。法藏比丘建立好西方极乐世界以后,他又思维:我以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让一切贫苦众生往生到我的国家来呢?法藏比丘又发了四十八愿,愿愿都是为了救度十方世界的贫苦众生往生到西方极乐净土。“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如果我成佛的话,我要救度十方世界的每一位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我以真诚心、真实心、慈悲心来救度十方世界的每一位众生,愿大家通通往生到我的国家来。如果我不能令念佛人往生西方极乐净土,我法藏比丘誓不成佛。“乃至十念”,就是下至十念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五逆谤法这样罪业深重的凡夫众生,只要能回心念佛,乃至十念,至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弥陀都要救度我们往生净土。

        善导大师这样给我们解释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这段话明确告诉我们,法藏比丘四十八愿的愿心是第十八愿。

        《观无量寿经》文:“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花,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诸佛如来的慈悲愿心就是护念念佛之人。念佛人是世间珍贵稀有之人,如芬陀利花一样珍贵稀有,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主动来护念念佛之人,主动作为我们最要好的朋友,护念我们回归西方极乐净土。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往生大事,南无阿弥陀佛已以他的慈悲愿心帮我们安排好了,西方极乐世界已经建成,往生之路,往生之行,阿弥陀佛也帮我们承办了,那就是“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观经》又告诉我们:以至诚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具足十声,念念之中能灭除其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令其舍命之时见金莲花,一念之顷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众生的罪业再深重,只要至心信受南无阿弥陀佛慈悲愿心的救度,至心归命南无阿弥陀佛,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乃至十声,念念之中,都能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亦即我们的罪业再深重,都障碍不了南无阿弥陀佛慈悲的愿心对我们的救度,我们念念之中都被阿弥陀佛的光明名号所摄取不舍,舍命的时候,阿弥陀佛住在我们面前,与诸菩萨圣众围绕我们,放光摄受,慈悲加佑,令我们心不颠倒,意不散乱,一念之顷往生西方极乐净土。所以善导大师说:“彼佛今现在世成佛,本誓重愿真实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南无阿弥陀佛因地法藏比丘为了圆满此四十八愿,经过无量劫以身口意三业清净修行,来满足此誓愿,以修行成佛的无量功德来回施予十方众生,令众生功德成就,此即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

        南无阿弥陀佛!

获取无上信心,是否有一定的验证?

        问:怎样获取无上信心,又怎样知道自己已经获取了无上信心,是否有一定的验证?

        常敏法师:南无阿弥陀佛。信心、念佛其实都是通过弥陀本愿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展现出来的,是我们人为地把本愿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分出了信心和念佛。《无量寿经》说:“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我们都知道,弥陀的本愿,就是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我们的往生,都是弥陀本愿力功德名号所成就的,其成就文说:“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欲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弥陀的本愿名号南无阿弥陀佛,他具足了信心、念佛。我们闻名念佛信受时,就具足信心之功德,获得往生之大利益。

        弥陀本愿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具足无上信心。信心是什么?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昙鸾大师释六字名义:“名号是实相身,是为物身。”昙鸾大师在这里说:如果不知道如来名号是实相身、为物身,这样虽然念佛,与名义不相应。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是如来的实相身,他就是信心,是来救度我们众生的。经文说:“彼国众生,若当生者,皆悉究竟无上菩提,到涅槃处,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弥陀的本愿名号南无阿弥陀佛,他就是来救度众生往生成佛的,当然也具足了消除众生业力的功德。《观经》说:“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顺佛愿力,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念念之中,都能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业消清净涅槃自然就会渐渐增长,不求自来。这些功德利益,都是阿弥陀佛以身口意三业清净修行所成就的,非众生自力所为。“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不生欲觉、瞋觉、害觉,不起欲想、瞋想、害想,不著色、声、香、味、触、法。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无染恚痴。三昧常寂,智慧无碍,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和颜爱语,先意承问。勇猛精进,志愿无惓。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

        信心、称名都是弥陀愿心所成就。离开弥陀本愿名号南无阿弥陀佛,你怎样获取无上信心?你到哪里去找信心呢?你往生的资粮,又能建立在哪里呢?而名号南无阿弥陀佛,是弥陀所回向十方众生的。“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善导大师说: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请师父开示。

        问:善导大师说:“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此“乃至一念无有疑心”,初看似有从众生边而论,然众生烦恼深厚,疑障很深,何以能乃至一念无有疑心呢?抑或是从佛边论方无“乃至一念”之疑心乎?请师父开示。

        常敏法师:弥陀以本愿名号南无阿弥陀佛“设我得佛,十方众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功德回向众生,众生闻名念佛之时,就获往生大利益,具足无上功德。而这弥陀本愿名号南无阿弥陀佛是往生正定之业,报土真因。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佛真实心。经中说:“若我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我们凡夫众生,闻名欢喜信受,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之时,就获得南无阿弥陀佛大愿回向给予我们的无上信心,给予我们的无上功德。这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是佛的无上信心、佛的无量功德之体。我们闻名念佛之时,即获得这利益,获得往生利益,具足无上功德。

     

        又问:感恩师父开示。也即是说,弥陀悲愿成就我等无上信心及圆满往生,乃至成佛功德,众生闻知此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而信受,“乃至一念”佛之信心功德为我所有;以知是佛所赐信心功德无上圆满故,所以没有疑心,对吗?

        答:是的。弥陀的无碍光明名号南无阿弥陀佛,无所障碍,摄受我们,光明名号南无阿弥陀佛映在我们心中。闻其名号,光明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就已住持在我们心中。六字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极乐世界传达过来的慈悲法音:“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闻其名号有什么利益呢?《佛说无量寿经》告诉我们说:“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又说:“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是佛真实慈悲心,就是我们往生之信心。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学佛要发四弘誓愿吗?

        问:师父,我们学佛要发四弘誓愿吗?

        常敏法师:对凡夫来讲,发四弘誓愿,就是发菩提心,这很好。只是现在我们善根福德因缘薄弱,很难成就。能成就凡夫菩提心的,就是听从世尊的劝导,一心归命无碍光如来,归命南无阿弥陀如来,发愿往生净土,顺佛意,顺佛愿;也唯有顺佛意,顺佛愿,才能让我们得到往生利益。等你到了极乐世界,再披弘誓铠,行普贤之德,去十方世界广度众生,那时四弘誓愿就是你的愿心了,你也有能力去实现他。

阿弥陀佛与其它诸佛的救度有何区别?

        问:阿弥陀佛与其它诸佛的救度有何区别?

        常敏法师:假如我成佛的话,我要救度十方众生。十方众生依靠我的愿心,称念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往生西方极乐净土,此誓愿不成就不满足的话,我就誓不成佛。这是阿弥陀佛在因地建立的誓愿。名号具有这样的功德和利益。阿弥陀佛以其大悲愿力来救度贫苦众生,令众生往生净土而成佛。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智慧、功德就和阿弥陀佛一样,和释迦如来一样,和十方诸佛一样,具有佛陀的智慧德相。《大集经》言:“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凡夫众生依照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心,一心归命、依靠,就能得到阿弥陀佛慈悲光明的摄受。“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阿弥陀佛的慈悲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能救度十方世界的无量众生,从而使众生进入弥陀的大悲愿海。

        我们来学习一段经文:“神力演大光,普照无际土,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开彼智慧眼,灭此昏盲暗,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功祚成满足,威曜朗十方。”从中可以看出: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愿是为我们而发的,为使我们凡夫众生离苦得乐,往生极乐净土。

        “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佛的慈悲光明能消除众生的贪瞋痴烦恼。佛的慈悲光明中有清净光、无碍光、欢喜光……阿弥陀佛的这种无碍光,能破除众生的无明心,消除众生的贪瞋痴烦恼;他的清净光明能扫除众生内心的无明疑惑愚痴;阿弥陀佛的慈悲光明,能给我们带来清净、智慧、光明。“明济众厄难”,它的无碍光明,能摄受六道轮回的众生,使他们从生死苦海中解脱出来。

        “开彼智慧眼,灭此昏盲暗”,阿弥陀佛以他的慈悲光明来消除众生内心的无明黑暗,使众生的黑暗愚痴之心得到阿弥陀佛智慧光明的救度,关闭我们的贪瞋痴慢疑之门,让我们的心地渐渐智慧光明。

        “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闭塞诸恶道,就是关闭恶道之门,什么是恶道?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六道。我们无始劫以来的业力业缘会牵引我们堕入恶道,在这六道之中,受生死之苦,受烦恼、疑惑、愚痴之苦。阿弥陀佛的无碍光明能斩断我们的恶业恶缘,能关闭我们的六道轮回之门,让我们通达善趣---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善趣就是指西方极乐净土。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心就是要救度我们,令我们从苦海之中解脱出来,念佛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功祚成满足,威曜朗十方”, 阿弥陀佛以他的大悲愿心、慈悲愿力来救度我们出离这样的生死苦海,他的智慧功德都巳经圆满。阿弥陀佛慈悲光明能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怎么来证明我们已被阿弥陀佛慈悲光明所摄受呢?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是证明。南无阿弥陀佛,是正定业,是报土真因。经中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当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之时,就被阿弥陀佛的慈悲光明所救度,被阿弥陀佛慈悲光明所摄受,因为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无碍光明。经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南无阿弥陀佛又号无碍光如来,南无阿弥陀佛的光明能遍照十方世界,能破除我们这颗无明、黑暗、烦恼、疑惑的心,令我们得到大安慰;能开启我们无上的功德智慧,让我们得到解脱,所以,我们可以从净土法门念佛一行入手,进入阿弥陀佛诸佛如来的智慧海中。

阿弥陀佛是怎样的一尊佛?

        问:阿弥陀佛是怎样的一尊佛?

        常敏法师:菩萨是救度众生出离苦海之人,菩萨来帮助我们,希望我们从烦恼中得到解脱。如果有众生持他的咒语,或持他的心咒,修持戒定慧三学、修六度万行等,与菩萨心相应,菩萨就来帮助我们。而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呢?贫苦的罪恶深重的凡夫众生和前面所说的圣道门教法不能相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修戒定慧三学,众生的内心达不到这样的境界,因为他没有善根,没有智慧,虽然有佛法,可他不能与此相应,他就被遗漏了。罪恶凡夫受持不了这样殊胜的教法,阿弥陀佛就是为这样的凡夫众生而发起的大悲愿力,建立四十八愿,来救度贫苦众生。经中说:“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

        诸佛如来各有自己的愿心,这种愿心是对机而建立的,因众生之善根而建立。很多罪业深重的众生被诸佛所遗漏,被诸佛所摒弃了。为什么呢?五逆谤法的众生,五逆之罪人被嫌弃,谤法之罪甚重,就被遗漏了。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为这样的众生而建立四十八愿,主动来救度众生,以光明名号摄受众生。“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第十八愿特别告诉我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五逆谤法罪业之深重,这样的机,被诸佛如来所摒弃所遗漏,唯有法藏比丘,为这样的贫苦众生建立超世弘愿,作为往生之正机。我们读《观无量寿经》,经中有下品下生,这样犯了五逆谤法、具足不善之人,于临命终遇到善知识,劝令其念佛,具足十声,念念之中,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命终之时,一念之顷就能往生净土。这就是阿弥陀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名号的功德不可思议!阿弥陀佛本愿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下品下生指的是娑婆世界三辈之中,最下品之往生者。上辈者,舍家弃欲,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中辈者,没有这种舍家弃欲之心,但他修诸功德,有建立塔像、供养三宝等善行,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下辈之人,无有善根,他们都有发愿往生之心,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样的人,至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发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不嫌弃任何一个人,也不遗漏任何一个人,以他慈悲、清净、平等之心,来摄受十方众生,同等救度一切众生。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这就是佛陀广大慈悲的佛德!

净业行人“资粮”一说,师父是如何理解的?

        问:净业行人“资粮”一说,师父是如何理解的?

        常敏法师:那是众生的知见。众生怀疑佛的功德,不知道往生的依凭在哪里,所以在自身这边到处找资粮,连南无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心救度我们往生净土成佛都不敢相信,还在疑惑。要不要放点生?今天念佛计数够不够啊?是不是功德还少了一点还要补一下?觉得阿弥陀佛还不可靠,还要做点什么其它善行善业?有没有善行、有没有回心转意?他不具足善行能往生吗?……还在顾虑重重,这个修一修,那个修一修,等等。想凭着自己的修行积攒成就往生的资粮。其实,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缘,就是往生净土的正定之业。念佛就是善行,念佛就是大行,已经具足无上功德。

        念佛的利益,念念之中,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舍命之时,往生净土。还有什么善行可以与念佛比较的吗?没有什么善行可以和念佛相比。念佛,观音、势至菩萨主动为其胜友,常护其人,十方诸佛都称扬赞叹,诸佛所护念之,这样的正道大慈悲, 难道不是出世善根生吗?所以,往生不是众生的行为、修行所能达成的。念佛往生的利益是弥陀所惠赐的,如来以无尽的大慈悲之心,矜哀三界众生,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救度众生出离苦海往生净土,惠赐真实功德利益。十方诸佛都在赞叹南无阿弥陀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这样深广慈悲的佛恩,不是我们这样的凡夫所能计度筹量的;如果依我们的心去计较就不知道往生的依靠在哪里,就找不到往生的依据在哪里。要知道,没有什么善行可以与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相比。善导大师《法事赞》说:“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虽说名号救度众生,可作为一个学佛人,自身的三业总应该向佛靠拢才对啊,是这样吗师父?

        问:虽说名号救度众生,可作为一个学佛人,自身的三业总应该向佛靠拢才对啊,是这样吗师父?

        常敏法师:众生没有什么善业可以和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相比。凡夫众生,起心动念都是从无明心所生,无非是业,无非是罪。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是清净法性功德,但以酬愿度众生。善导大师说:“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全非比较也。”十方诸佛护念念佛人,为什么?因为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具足了无上功德,所有善根心心回向十方众生,所以,我们念佛能和诸佛菩萨心心相印,成为一体。

[首页][上一页]50515253545556575859[下一页][末页]
Copyright @ 2010 净土宗祖庭-庐山龙泉寺网站 赣公网安备36040202000339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8825号-2
  南无阿弥陀佛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赣(2025)000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