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净宗经典净宗论注净宗传承净宗要典极乐法音感恩念佛莲友专栏庐山龙泉寺
机缘问答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机缘问答>>

机缘问答

    ''

我业力很重,念佛时心还会散乱,怎么办?

        问:我业力很重,念佛时心还会散乱,怎么办?

        常敏法师答:正因为我们是凡夫啊。弥陀光明照耀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正是为我们而来。菩萨没有凡夫这种业力。菩萨都是从智慧清净业起而庄严佛事,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我们凡夫众生为什么念佛时心还会散乱?释迦牟尼佛在《地藏经》里面告诉我们: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我们来到娑婆世界就是被这些罪业召感,就是受报而来:口渴了要喝水,肚子饿了要吃饭,悃了要睡觉,挨骂会生瞋念,失去亲人会悲痛欲绝……我们所生存的现状本身就是一种业。业是一种因果链,环环相扣,互相牵扯在一起。菩萨没有这种业力,菩萨是化身而来,能游戏神通。地藏王菩萨在地狱中就像白莲一样,不会被欲火烦恼所污染。菩萨是功德所成就,是智慧善根所成就的,我们凡夫众生是烦恼所成就的。你说你要达到一心不乱,得清净心,你有这个心,可没有这个威神力。你无法改变你的业力,你的衣食住行都要靠这些业力、共业才能维持下来。

        佛让我们移民到西方极乐净土,到了西方净土就没有这些业力了,这些业力自然就会截断了。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这业力不是你自己能斩断的,是佛的威神光明、无碍的光明截断了我们的恶业恶缘。不论我们有多少业力,他都能截断,不然阿弥陀佛辛辛苦苦发四十八愿干什么?就是来斩断众生的恶业恶缘嘛。阿弥陀佛像慈母一样把十方众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假如我们的孩子掉入水中你会怎么办?你一定会伸出援助之手,不用孩子叫救命,就把他救起来嘛。

        什么叫南无?南无就是阿弥陀佛要救度的对象,南无的意思就是佛要救度我的意思。他是要落实下来的。他是为凡夫众生而发起的,阿弥陀佛的大慈悲心就是体现在这里。荷负众生生死重担,所有的罪业都为我们担当起来。就像弥勒菩萨扛着那么大的袋子干什么?把众生的业力,一扫而光。所以,不论我们的罪业有多少,统统都交给阿弥陀佛。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本愿力就是佛的真实慈悲心,无上信心。本愿力、慈悲心是以名号、以闻名来体现的。闻,就是闻信,闻名就是对名号生起无上信心;闻,就是信受。名号里包含了慈母的恩德。否则凡夫众生烦恼这么多怎么办,散乱心怎么办?烦恼障眼不可能见到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见不到报身的功德,也不可能见到西方极乐净土,所以阿弥陀佛以名号来体现。在我们散乱心中能生起一念净心南无阿弥陀佛,这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清净光明,你这一念净心是何等地珍贵稀有,就像黑暗的房间点亮一盏灯,刹那间就消融了房间的黑暗。所以,在我们烦恼心妄想心中能生起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是何等的庆幸。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当我们散乱心称念南无的时候,佛就来救度我们了。南无就是无上的信心,他就是一种母爱,他是来摄受我们的。当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佛的无碍光明入我们凡夫心想中,佛的这种无碍光明能入我们的毛孔中,身心中,令我们生起无上的信心,生起往生的信心。欲生我国的心也是阿弥陀佛慈悲呼唤我们,无碍的光明摄受我们,一一光明流入我们心中,令我们发起无上的信心。

        南无阿弥陀佛在哪里?当我们念佛的时候,就在我们心中表现出来了。当我们忆念他的时候,他就在我们心中;我们一起来念佛,阿弥陀佛就在每个人心中。所以,念佛成佛,名号才是我们最真实的功德,才是我们的真如,我们的信心,我们的生命。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是我们的本性。南无阿弥陀佛!

念佛有什么好的方式方法吗?我们怎么来判断自己是否已得救?

        问:念佛有什么好的方式方法吗?我们怎么来判断自己是否已得救?


        常敏法师:其实,谈论所谓方式方法都是从我们自身发起的。我们想通过自己念佛的方式方法来增加信心,如果达不到,信心就建立不起来。这是我们过于执着自身这边的条件因缘。

        念佛没有众生这方面的计度筹量,完全是阿弥陀佛本愿功德,是阿弥陀佛以其慈悲愿心来救度众生,以他的无碍光明名号来摄受十方众生。这种慈悲愿心来帮助救度众生,其体现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

        我们怎么来判断我们是否已得到救度?当我们闻名念佛,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就已经被阿弥陀佛摄取不舍,已经获得往生了。就像小孩子叫妈妈一样,孩子是以什么方式方法来叫妈妈的?没有方法嘛。小孩子叫妈妈完全是领受了母亲养育的恩德,自然依恋母亲自然顺从母意叫妈妈。孩子叫妈妈是很自然的事。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也是这样,没有任何的计度筹量,也没有什么方式方法。我念佛的时候就得到阿弥陀佛救度了,就是这意思。我们念佛,正是被弥陀摄取不舍,就像我们会喊妈妈,那是我们得到妈妈的爱。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我们念佛就被阿弥陀佛摄取不舍,当时就被慈悲无碍光明所摄取不舍。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得救与否完全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催促。

        《佛说无量寿经》付嘱文说得更清楚: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只要有人闻到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能欢喜信受,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当下就获得弥陀救度,当知此人就得到了往生的大利益,具足无上功德。什么叫无上功德?就是弥陀为救度众生出离生死苦海,五劫思维不可思议兆载永劫修行成就的佛果。当我们闻名念佛的时候,就得到了弥陀回向的无上功德。

        什么叫闻其名号呢?那就要从阿弥陀佛的名号意义来讲,什么是阿弥陀佛?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阿弥陀佛照耀众生无有障碍,他能照耀到我们心中让我们闻到。闻,不仅是听的意思,是闻信,闻说阿弥陀,心里欢喜信受,信心住持在我们心中,所以才有执持名号,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而执持名号不仅仅是指称念名号,名号建立于心中,住持于心中,不会颠倒不会散乱不会变异。当名号住持在我们心中的时候,佛的信心,佛的无碍光明,体现在我们身口意三业,我们才会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忆念阿弥陀佛,才会礼拜阿弥陀佛,才会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所以,净土法门的五种正行,其实都是佛力的催促,是佛的恩德,是佛的信心建立在我们心中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自然之所牵的反映。

这一生,我们遇到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往生了是吗?那我还是很有善根的吧?

        问:这一生,我们遇到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往生了是吗?那我还是很有善根的吧?


        常敏法师:对。这一生,我们遇到就能往生净土了。不是你有善根,那是弥陀本愿名号的功德。贡高我慢才认为自己有善根。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从我们凡夫的角度来计较的话就是愚痴。我们今生遇到弥陀本愿名号就今生往生;过去遇到,过去就巳经往生了;当来遇到南无阿弥陀佛,当往生。佛在《阿弥陀经》里告诉我们有已生,有今生,有当生;有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这个闻,不是因为你自己闻到,而是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是弥陀的慈悲力量的牵引,是彼佛光明摄受令我们听闻这句名号。我们能念佛都是佛的本愿力、威神力成就,而不是凡夫的善根所达成的。为什么我们会闻到阿弥陀佛名号?是佛的光明照耀我们没有障碍,救度我们没有障碍,所以我们才能闻。当我们闻到名号之时,就获得往生。所以,要如何地念佛啦,以怎么样的心态去念佛啦,都是凡夫的分别心;我相信,或我不相信,那都是凡夫的对待心;我有善根,跟阿弥陀佛有感应,那都是你自己的妄测。

念佛达到了一定的功夫,佛就把他调到十八愿去了?

        问:念佛达到了一定的功夫,佛就把他调到十八愿去了?


        常敏法师:南无阿弥陀佛,念佛本是弥陀光明摄取不舍。可是有一些人虽修诸功德,植众德本,但因疑惑佛智,信心不能确定。所以才会有人说,一万个人念佛,只有一、二个人才能往生,这是一种疑惑佛智的说法。因为凡夫的自力信心达不到这个要求,才会有此疑惑。二十愿的念佛,你要确定了信心才能往生,佛就满你的愿,让你往生净土,不果遂者,不取正觉。随你心愿。可是你的信心都没建立,怎么随你的心愿呢?不然的话,助念团就不会出现了。能达到十九、二十愿的机,那都是有此机缘的人才能达到的境界。罪恶生死凡夫很难达到十九、二十愿的要求,唯凭弥陀本愿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往生净土。
     

一位莲友死了,有附体借别人口说,她没往生净土,而是到地狱去了。法师您对这个妄传是怎...

        问:一位莲友死了,有附体借别人口说,她没往生净土,而是到地狱去了。法师您对这个妄传是怎么看的?

     
        常敏法师:不去听这些谣传。不谈附体谈念佛。往生净土不是我们来确定,也不是由哪个大德、法师来确定的。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所建,所以我们往生净土一定要听听阿弥陀佛是怎么说的。怎样确定往生的正因、正定之业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凡夫众生在这里谈论怎么样确定往生;也不是由瑞相来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往生。

        其佛本愿力, 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 自致不退转。净土三经明确阐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才是往生正定之业。所以,不讨论你的知见,你的感应道交,你的所谓信心,我们只谈阿弥陀佛本愿名号的功德,阐述名号就是往生的信心。

我们念佛,要体会到佛的恩德才能得救吗?

        问:我们念佛,要体会到佛的恩德才能得救吗?


        常敏法师:阿弥陀佛的愿心是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来救度众生,摄受众生往生净土。佛就像妈妈一样呵护我们,我们叫妈妈,要怎么样领纳才到位呢?十个孩子每个人叫妈妈的心情都不一样。以什么为标准呢?母亲的恩德,你叫妈妈就是了嘛。阿弥陀佛哀愍我们甚于父母念子,超越我们世间的父母,他的威神之力不可思议,他就是为了救度我们这样愚痴、没有善根的贫苦众生而来,而不是像你说的,要怎么来体会他的恩德才来救度你,没体会就不能得救。阿弥陀佛是以光明名号南无阿弥陀佛来摄受众生。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观察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我们遇到弥陀本愿名号,此生就不会空过,能够迅速获得无上功德大宝,获得往生大利。我们的往生跟众生的计度筹量没有关系,你认为的关系是你个人的计度:我要修得如何如何好,我念佛要达到什么样的感应,要达到什么样的瑞相才能往生,这些都是众生的计度,完全是凡夫的分别心、凡夫的知见在起作用,跟佛的信心根本就没关系,跟我们的往生就没关系。凡夫的计度筹量只能给自己添障碍。佛给予我们的无上功德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也就是说:只要闻说南无阿弥陀佛本愿名号,就会被南无阿弥陀佛无碍光明摄取不舍,获得救度,获得往生大利,没有众生个人的一切计度筹量。

我儿子犯病有三十多年了,有时清醒有时糊涂,真不知道怎么才能让他好起来。

        问:我儿子犯病有三十多年了,有时清醒有时糊涂,真不知道怎么才能让他好起来。


        常敏法师:娑婆世界就是一个五浊恶世。浊就是混乱的意思。我们哪天不是在昏沉混乱中生活呢?我们的心哪里有过片刻的清净呢?从来就没有清净的时候。我们都被这些业力所召感所牵引,受苦无穷。你看小孩子生下来就会哭,他知道这个世界苦啊。虽然各人因缘不同,业力不同,受的果报也各不相同,但都是苦。你儿子犯病,你就劝他念佛。想在这个世界上获得解脱,想了这个缘,唯有念佛。唯有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才能让我们脱离娑婆世界的业力,往生净土,获得大自在。

        我们生活在这个娑婆世界,都是无奈地被业力召感来的。这个业力会迁流我们生生世世在六道轮回中受苦无穷。我们要想解脱这些恶业恶缘,唯有听从释迦牟尼佛的劝导,信受南无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念佛往生西方极乐净土。所以,我们都可以劝家人念佛,劝亲朋好友念佛,与他们结佛缘。等因缘成熟,自然就会罪业消除,善根增长,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对一生都做恶的人都可以往生净土这一点,总觉得很难接受。

        问:我对一生都做恶的人都可以往生净土这一点,总觉得很难接受。


        常敏法师:在《佛说观无量寿经》里,他要救度十方众生,十方众生就有三辈九品之分,而下品下生就是犯了五逆十恶的人。这样的具诸不善之人,佛还是要救度他。弥陀以大悲心发愿救度一切贫苦众生,所有善根都一一回向贫苦众生,愿他的名声超越十方世界,令每个众生都能听闻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欢喜信受,念佛往生净土。哪怕他平生不念佛,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劝令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具足十声,佛都会令其往生净土。这体现了佛对众生的无限慈悲。弥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可以往生净土,不会遗漏一个人。佛有这种慈悲平等的胸怀啊。而我们凡夫没这心量,遇到事情就会有个人的计度筹量。
        佛是要救度十方众生,净土的大门是对十方众生敞开的。如果阿弥陀佛还有这种善恶的分别,那极乐世界跟娑婆世界还有什么两样呢?佛没有计度筹量的心,他的心是清净平等的。菩萨也不会有这种分别心,菩萨见到五浊恶世的众生往生,也会很高兴啊,一样会迎请我们往生净土。菩萨没有众生这种善恶分别。只有凡夫才会想:你一生都作恶,也能和我一起往生净土,我岂不是亏大了。
        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清净无为涅槃的境界,没有分别、没有高下,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什么三辈九品啊,这都是佛顺众生而说。往生净土的人,都是虚无之身,无极之体,犹如泥洹之道。也有人把净土划为四土:常寂光净土,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这不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划分的,佛没有这样的分别心。这都是凡夫依其他宗派划分的,可你还把它当成真的,这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嘛。

善源老师答疑(二)


         莲友:未来当中,持戒所倡导的这个法门应不应该持戒?或应该怎么持戒?


        善源老师:持戒呢,它有一个因果,我们现在持戒召感到人天果报,但是面对佛法,佛虽然在很多经教里给我们开说了这一部分因果的道理,同时还有一部分诸佛菩萨果上的因果,我们属于因中的因果,因为你现在还在播种的过程当中,还没有收获这个持戒的果。
        而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不单单是持戒的果、放生的果、布施的果,所有的“果”都圆满了,而且这个果,由于阿弥陀佛超誓悲愿的缘故,他不是自己独独地去享用,他把他以大悲回向为首,作为选择本愿摄取众生往生净土的因。你一往生净土以后呢,这些原来各种各样的业,有的是这样的业、有的是那样的障碍,但是你往生净土以后,就好像淄水和渑水,由于环境等各方面原因,二水味各不同,但是如果一起流入大海呢,它们原本各种各样的水的特质都跟大海水融为一味了,这就是阿弥陀佛的名号和净土不可思议的功德!
        我们虽然有不少的罪,但是往生净土以后,由于阿弥陀佛誓愿的大海把它都净化了,而且在那里我们原本那个心的本性都张开了,所有造罪的原因,就像昙鸾大师说:造罪是因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的心愚痴,所以去造罪。好像一个房子,从来没有见过光明,十年也是这样,一百年也是这样,一千年也是这样,感觉好像聚集了很多很多的黑暗,漫长漫长的黑暗,但是只要一束光进来,一千年的黑暗,它不会说慢慢地消失,这种黑暗是同时被光明照破。我们也是一样,当我们往生净土,虽然我们有多劫多生的罪,甚至有杀生的罪、偷盗的罪、邪淫的罪、甚至谤法五逆的罪,一旦往生弥陀的净土,因为弥陀的誓愿力不可思议,如果能敬信阿弥陀佛,恭敬生信的话,乘佛的愿力强缘,就一定能够在现生往生净土。一生到净土,由于净土庄严的不可思议和阿弥陀佛的誓愿,你所有所有的罪呀,就好象绳子一样被解开了,好像光明照破千年的暗室一样,一下就展开了,所以他的果报也就随之净化了,不管是今生的、还是多生多世的。所以,阿弥陀佛这个誓愿也就称之为不可思议功德,不可思、不可议。你虽然有一部分的因果的道理,但你不能拿这个简单的道理去衡量关于“果”,因为你这是因中的道理,属于凡夫因果的一部分道理,他们不会改变,也不会消失,但是,一旦托佛愿做强缘的时候,不可能的事情就成为可能。
        如果按正常因果道理,凡夫没有往生净土的资格。不要说凡夫,善导大师说:若论阿弥陀佛的净土他的高妙度,诸佛都赞美!《无量寿经》说:“国如泥洹,而无等双”。阿弥陀佛的净土是什么样的状况,怎么样的存在呢?如同泥洹一样。什么叫泥洹?就是诸佛自己证悟的这种喜乐、常乐我净的境界,如果用其它的宗教的判教、判别的话,就是佛受用的境界,菩萨都没有办法去。他只能分证沒有办法共同去享用。但现在凡夫能生到净土,没有其它原因,只有托阿弥陀佛特别的悲愿!我们仗佛的慈力易得往生。
        所以,关于这一点,特别是我们普通人尤其要好好思考,因为如果不遇到阿弥陀佛弘誓强缘的话,按正常因果的道理,或者修行各种各样的法门,你是没有办法了脱生死的。今生能够离开生死的,可以说几乎是微乎其微,虽然各种各样的经教都有,各种各样的修行也有,但是,由于我们自身的根器,以及我们现在所处环境的原因,凡夫很难开悟证果。佛在《大集经》中说:“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能获得解脱的人哪,在佛的眼里几乎是寥寥无几。偶尔有一个两个,像法然上人或善导大师……他们都是有原因的,要么就是阿弥陀佛化现,要么就是大势至菩萨。他们是为住持佛法,不像我们这样,实实在在的是一个凡夫。如果像我们这样实实在在的凡夫,又面对生死这个大苦,怎么样可以一生当中度过。诸佛都说:“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也只有这样一条路、也是只有这样一个希望,希望的源头是什么?就是阿弥陀佛愿力为强缘!
        你看四十八愿第一条愿,直接就是一种强有力的大慈大悲拔苦的心:“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那里没有三恶道。但是,如果说按正常修行,怎么样才可以离开三恶道?我们首先要消除心中的贪瞋痴三毒,然后才渐渐地离开三恶道。从表面上看这条愿,你会觉得:噢!这是没有三恶道的净土,那恐怕我得心中没有三恶道的心;按照这种因果的道理,我才能得到这种相应的结果。果是这样的果,但是往生的因却不是按照通常的道理了,变成了第十八愿别意弘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就叫别意弘愿。往生的因不是按照通常的道理离三恶道——应该修习无三恶道的发心,无三恶道的善根,然后才能得到第一愿所相应的果,往生净土。不是。是法藏比丘自己修集的无贪、无瞋、无痴的善根,然后他把这庄严的净土结果拿来,通过第十八愿和十七愿摄取十方众生,所以叫不可思不可议。他不是拿来自己享用的。
        这也是因果的道理,但是已经超越了凡夫所能思维的这种一小部分的因果,他里面有阿弥陀佛果上的不可思议威神力作为强缘。因中的本愿作为我们可以依靠乘托的,不然你根本没办法去靠阿弥陀佛。诸佛菩萨那么多那么多,不是你想靠就靠得住的,因为他现在已经成佛了,他的功德非常的高远,凡夫很难直接去靠上他。如果他往昔因位当中没有特别的悲愿的话,我们没有办法跟他结上缘。就算你很恭敬地向他礼拜或者磕几百个头、几万个头,真的把头磕破了,你都很难跟你现在所要修行的所谓的本尊相应。那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仰靠阿弥陀佛却是很容易,那只有一个原因: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沒有,再没有第二个原因了!
        凡夫念佛虽然看似很简单很容易,而且称念起来呢,好像很容易都能得到感应,不是常常很多人说:“唉呀!我念佛都挺好的,昨天又见到佛了。”“唉呀!最近功夫进步得挺好。”这就是骄慢的心。
        你那点“功夫”就能把阿弥陀佛感应到了!殊不知那是因为阿弥陀佛选择这个本愿的时候不挑简是谁在念我的名号。他只要观察有谁愿意往生他的净土,谁在念他的名号他的光明就来摄取。他如果挑简你的话,你怎么去靠他?他又以什么为标准呢?
        法照大师有一个偈:“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他不简别,所以叫做别意弘愿。你看第十八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十方众生就是“不简”呀!
        你在十方所有的有情众生里边,他不会挑简说:这个是持戒修行的,这个是读诵经典有智慧的,这个是磕大头行大拜、很精进很勇猛的,这样的话,他的眼睛就偏到这边来了,可是他没有。阿弥陀佛太了解众生了!他要去简别你的话,你不要说去成佛,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这个利益完全不是你自身种植的善因可以感得的结果。未来也许会有,但是不知道又要经过多少漫长漫长的岁月,你要遇到多少多少尊佛,发多少多少的心,最终在哪一天获得这个结果。
        他是一个很特别很殊胜的超世宏愿,所以释迦牟尼佛才说:我于此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难信呢,按照世间的因果道理肯定不容易接受,即使一些声闻的道理,还是不能接受。菩萨思维的这个六度万行召感成佛的果号还是不容易接受,只有最后的菩萨,弥勒他才能敬信,因为他已经接近佛智了。

     

善源老师答疑(一)

         莲友:法藏比丘再发四十八愿时,每一愿都是针对十方众生所发的,但是他的愿开头有国中天人,他方佛土诸菩萨众,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这里哪些包括我们?法藏比丘在发这些愿的时候是对不同机类的众生所发?有侧重点吗?


        善源老师:极乐国土无三恶道,笫一愿就表明了,所以生到净土的只有天和人。什么人生到净土成为国中天人呢?十方众生。因为第十八愿的愿义而往生到极乐世界,就生在无三恶道的净土,也就是国中的天人。
        诸菩萨众,一方面是从发心来讲,有菩萨的发心;另一方面不但发心,而且有相应的证果,这是菩萨大众。但是我们普通的凡夫大众就是十方众生,虽然也包涵菩萨、人、天、声闻,甚至三恶道、有情,但是以一切善恶凡夫为主,就是普通大众。南无阿弥陀佛!

     

一个念佛人如果后来改修别的宗派,他还能往生净土吗?

        问:一个念佛人如果后来改修别的宗派,他还能往生净土吗?


        常敏法师:改修他宗,那是他的个人因缘。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摄取不舍的功德是不会改变的。如果名号的功德会因此改变,他就不叫阿弥陀佛了。众生各有自己的因缘,不要说修别的门派,我们一天到晚打妄想,就不知道打了多少。释迦牟尼佛已经告诉我们,南阎浮堤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我们就是这样一个地狱众生。谁想往生净土啊?从来就没有人想往生净土嘛。

        十八愿里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是佛的慈悲愿心,而不是众生所发起。如果没有弥陀成就的西方极乐世界,没有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没有他的愿心所成就,你怎么发愿往生净土?根本就想都不会想到啊。现在我们会念佛,能发起愿往生净土的心,这都是阿弥陀佛欲生我国的呼唤而成就的,所以我们必定往生净土。所以,我们遇到南无阿弥陀佛,不论与阿弥陀佛是什么因缘,善缘也好,恶缘也好,赞叹也好,诽谤也好,佛力都摄取不舍,无有障碍。如果还有障碍的话,那就不叫无碍光如来了。所以,只要闻到名号的功德,任何人都跑不掉,统统都要往生净土。

善导大师讲,念念不舍,毕命为期,是不是我们现在念着名号就得到不退转的利益?那要不要...

        问:善导大师讲,念念不舍,毕命为期,是不是我们现在念着名号就得到不退转的利益?那要不要把心不停地放在名号上?

     
        常敏法师:善导大师说得很清楚,下至一声十声,上至百千亿声,都可以往生净土。毕命为期是按照时间从短到长的角度来阐述。从佛的愿心角度来说,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是从佛的愿心来阐述。

        乃至十念已经完成众生往生大业,那不是以你念佛数量多少,不是以你毕命为期,也不是以你百千亿声,下至一声、十声来成就的,而是佛以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愿心,以他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的真实之心来成就众生的往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善导大师讲念念不舍,不是说我们对佛的忆念念念不舍,你能做到吗?你还有家庭、事业,你还要工作、生活,你能每天二十四小时念佛吗?你做不到,没有这个机遇嘛。所以我们要找到与自己相应的教法。我们不能以人为标准,要以法为标准。

        佛又称为不断光如来,他的无碍光明摄受众生是不会有间断的。所以,念念不舍是佛对众生念念不舍。是佛的信心,是名号的信心,是佛的本愿功德摄受众生无有间断。佛把我们安住在六字名号上,以名号作为我们不退转之正定业,作为众生往生的信心。名号是佛为众生成就,给予众生的。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靡不闻,誓不成等觉。我们凡夫应该从佛这里去考虑,思维弥陀的恩德。如果你老是从自力的角度去考虑,当然会觉得往生难以达成。称名求信心,称名求往生三资粮,那就把南无阿弥陀佛本愿名号的真实功德遗漏掉了,把往生最根本的东西丢掉了,而去自己找信心,去计算念佛多少,任务有没有完成,这都遗漏了佛本愿的功德。

        我们一定要明了,信心离不开名号,离开了名号去找信心是行不通的。我们要依照净土三经一论来修学,依法来判别往生净土正因。

我看了些真宗的书,他们都很强调信心,那我们怎样才能生起至诚心呢?

        问:我看了些真宗的书,他们都很强调信心,那我们怎样才能生起至诚心呢?


        常敏法师:凡夫的心是会变化的。关于信心,虽然净土真宗说得很好,可是你是凡夫,你的信心没有落实下来,没有开显出来。对于我们凡夫来说,接受弥陀慈悲誓愿“乃至十念,若不往生,不取正觉”的救度才是最重要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是以名号南无阿弥陀佛来体现,佛以名号的功德来摄受众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这个无上功德名号大家都能闻到,并受持于心中。名号南无阿弥陀佛才是弥陀给予我们的真实信心,才是我们往生的依凭。

        十八愿的成就文云: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佛知道众生没有真实的信心,所以他以名号来发起众生无上的信心,发起众生往生净土之心,所以我们才会信心欢喜念佛,而不是我们说的信或不信。佛是以名号来摄受众生,名号里面已包含了信心,名号里具足了阿弥陀佛无上佛果的功德,他能发起众生的无上信心。此信心是佛以名号来摄受众生,名号之中具足了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的真实愿心。这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是以乃至十念来体现的,而乃至十念是以名号来体现的。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具足十二种功德,它能善巧方便调摄众生,令众生发起无上信心。四十八愿告诉我们,闻到名号有什么样的功德。也就是说,名号会调摄众生。你要把名号当佛心,名号就是佛心的体现,佛心就是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之三心,他有这种功德,能利益众生。

        净土真宗谈论信心是没有错的。弥陀本愿名号能开显信心功德,但不是像你说的“我相信就是了。”开显功德不是像你这样说的,看看《教行信证》就知道:“夫以获得信乐,发起自如来选择愿心;开阐真心,显彰从大圣矜哀善巧。”

是名号开显了我们往生净土的信心吗?

        问:是名号开显了我们往生净土的信心吗?

     
        常敏法师;佛是以名号来体现这种无上信心的。亲鸾上人在《教行信证》里面也提到这一点,就是大家不是很容易明了。本愿名号正定业,至心信乐愿为因。亲鸾上人在这里已经明确阐述弥陀本愿名号功德。本愿名号正定业,南无阿弥陀佛本愿名号就是往生净土的正定之业,可是凡夫不明了不相信,都在自己这里找信心,而把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无上功德丢失掉了。这就是凡夫众生疑惑佛智。“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是佛的愿心所成就,而我们很多人都在自身这里作文章,都没有好好去恭读《佛说无量寿经》。

        当然,开显名号功德,是要有大的因缘。作为凡夫众生,我们还是以名号为本,为安心立命处,从净土三部经中去体会,去信受弥陀恩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从这里去体会;亲鸾说“本愿名号正定业,至心信乐愿为因”,从这里去体现。信心离开名号去哪里谈,去哪里找,去哪里安心呢?众生的心就是变异无常的,凡夫所说的“信心”也都是变异无常的。你所说的体会,可能今天有,明天就没有了。

我阿婆年纪大了,还要不要给她皈依呢?

        居士:我阿婆年纪大了,虽然念佛,但还没有做过皈依仪式。要不要给她皈依呢?还有,送终的时候要不要诵《地藏经》?

        常敏法师:南无阿弥陀佛!你要让阿婆知道: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母亲,极乐世界是慈母为我们建立的家园,弥陀以名号呼唤我们回家;当我们闻名念佛时,已被弥陀慈悲救度。你这样告诉她就可以了。念佛,正是阿弥陀佛来救度我们;念佛时,我们已经得到阿弥陀佛的救度。

        我们念佛时已被阿弥陀佛慈悲光明摄取不舍,在这里已经完成了皈依。她卧病在床不能动没关系,你就带她一起念佛,和她一起领纳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恩德,信受南无阿弥陀佛慈母的救度,共享摄取不舍的佛恩。没有皈依仪式不要紧。因为,念佛时佛已在救度我们。我们在佛号里已经完成了皈依。

        什么叫南无?南无就是佛救度我们的意思。我们得到救度了,得到依靠了,难道还没有完成皈依吗?南无就是皈依、依靠的意思,是佛救度我们的意思。闻名念佛,我们的皈依也都已经完成了。

        送终时在她身边念佛就可以了,送她一程。她现在已经得救了。我们在这里送她,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接引她。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只有南无阿弥陀佛才能接引她往生净土。

[首页][上一页]27282930313233343536[下一页][末页]
Copyright @ 2010 净土宗祖庭-庐山龙泉寺网站 赣公网安备36040202000339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8825号-2
  南无阿弥陀佛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赣(2025)000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