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净宗经典净宗论注净宗传承净宗要典极乐法音感恩念佛莲友专栏庐山龙泉寺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极乐法音>>常敏法师亲闻记>>常敏法师亲闻记(2)>>
常敏法师亲闻记(2)
添加时间:2025-07-01 16:47:29   作者:西源   点击:11

1.昨天在语音讲堂里,师父在讲了《佛说无量寿经》后,留点时间让我们提问题。有莲友就谈到了骄慢和懈怠是指什么?师父的解答总是让人大跌眼镜,好在我们已有点这方面的水准了:你不依靠南无阿弥陀佛大悲愿心,你不信受南无阿弥陀佛无上智慧,你一天念一百万也是懈怠。师父啊,你这样说不是要炸锅了吗?师父那头传来了笑声,呵呵......没回答。    

将近一个月没见师父了,莲友们围着师父团团坐。透过窗户,室外盛开在严冬里的腊梅尽展风姿,一只胖胖的花猫在台阶上静静坐着,眼睛一直对准佛堂,说不定它也在闻法呢!弥陀的救度我们是无法测度的。

2.一位莲友此时问师父:我现在早晚都有念佛,每天如此,我想阿弥陀佛应该也来救的吧?

师父看着她笑而不答,我忍不住又帮她问了一次。师父说:这是她和阿弥陀佛的事情,我怎么知道,又不是来我家。我和你们一样,不过是净土的同路人而已。大家被师父的幽默引笑了。

3.什么是善知识啊?师父

师父:劝我们念佛求生净土的就是善知识。

师父解答干脆明了。反向思考,对我们说念佛不够的,就是恶知识。可善知识很难找啊。

师父:你的发心正,有想往生西方净土的心,阿弥陀佛都知道,就会感应有缘的善知识来开示念佛信心。

4.佛堂老菩萨比较多,师父这次讲的真是给了她们大安心。师父解读普贤行愿品,看到的也是弥陀的本愿威神力。因为有人问起临终一事,师父给我们读起了经文:“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读完经文,师父解释说:你们要看好,在最后刹那时,你的眼耳鼻舌身意都失去了功能,与此世界因缘已尽,阿弥陀佛现前,会牵引你往生净土。那些亲属啊、财产啊、名利啊、身体啊,根本就不是你担忧的对象。悉皆散坏了嘛。因此啊,我们要知道,经是活的,不是死的。经中所说的法,都是来消除我们的担忧的。

这最后一句让我心里一亮:经,不是用来增长见识的,是佛以智慧光明消除我们心中的疑惑与担忧,一切恐惧,为作大安。开启我们的无上智慧。

5.师父有点感冒,善教烧了一锅姜汤,又辣又烫的,师父喝一口,呼出一口辣气。我呢,见缝插针,趁师父透气的当儿,我说:“师父,您在佛堂,回答一位莲友的问题时,用了《普贤行愿品》,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师父用三经以外的经典来回答问题呢。”

师父说:行普贤之德,是法藏比丘第二十二愿成就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从弥陀本愿海里流出,都是来利益、帮助众生的。每个往生者都自然成就普贤之德,而行普贤大行来救度众生。昙鸾大师非常了不起,证悟到此理而在《往生论注》里指出:“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所以,你和佛心相通了,也就和祖师相通了。要依法,不是依祖师。祖师也是依法而成就的。

6.善养距师父住处很近,连着两个晚上都来了。也问了不少问题。看着她开心地来,法喜充满地走,我也开心。近水楼台先得月,地理位置也很重要哇!

她说:《无量寿经》很深奥,很难理解啊!

师父:多读就不会有这想法了。佛有无碍光明,能消除众生的疑惑,用心读就好。如果一点利益也没有,那就是假经了。

又问:师父怎么会理解得这么深啊?

师父答:这是缘分不同。随着你不断学习,慢慢会懂的。经上常讲,“其意自显”嘛。

7.在群里,一位初学者也说了,看佛书,很多内容都不懂。

师父说:多念佛,南无阿弥陀佛懂我们的。

8.莲友问:有些人临终能预知时至,为什么啊?

师父:能也正常,不能也正常。以前的人很善良,能预知时至的人很多。

9.我也有一桩事要问师父。因为今天中午在孙居士家吃饭时,一莲友讲到佛的护佑,消灾免难之事。师父随口说:是啊,弥陀从来就没离开过我们。这句话,我不知听过多少遍了,都是一滑而过。可这次听到,内心升起了对弥陀无比的感恩心。

我问师父,为什么以前听您这么说时没感觉啊?

师父答:今天缘分成熟了呗!

天哪,什么都要时节因缘啊,连一句话都要因缘成熟时,才能听懂。

10.善养现在这个阶段,念佛法喜充满,她说好像人沐浴在佛光中。所以就问:师父,是不是念佛应该带着喜悦心来念?

师父答:念佛就好。通过念佛,业力逐步消除,佛的十二光功能,都会显示出来。为什么每个人不一样呢?那是和阿弥陀佛的缘分不一样,所相应的十二光功能会有所不同。但最重要的是“乃至一念,即得往生。”譬如一个堕入水中、恐惧挣扎的人,被人救上岸。上岸后,自然会对救命之人感恩戴德,慌乱心神也踏实了。

11.师父说:学净土法门的人,先把往生确定下来。

这句话,各位可要听仔细喔!往生是可以现在就确定下来的。

师父接着又补充到:学佛么,就是让人得到安心。你活着的时候,不能确定往生,临死时四大分离,更难确定。念佛往生确定后就住不退转了。印光大师也说了“莫讶一声超十地”。这是凡夫靠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住不退转,是佛所赐与的。

12.谈到现在许多书都看不进去,只想看彰显弥陀慈悲的经典。

师父说:学习佛法要发心,追求无上正等正觉。经常诵《佛说无量寿经》,听闻弥陀本愿,你就能不知不觉地走进佛心。听别人说的,不合佛意,就没有摄受力,所以就会有退转。

13.师父今天在念佛堂,大摆法宴,真是听得我们心里那个亮堂啊!啊,阿弥陀佛怎么是这样的?十八愿啊,不得了了!

师父:南无,就是皈依、依靠之意,也是发愿回向之意。阿弥陀佛就是弥陀之本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名号是为我们而来的。当我们心中升起南无阿弥陀佛时,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师父这几句话,如道道光,照亮了我们的心。善道带领大家,齐声朗诵了一遍。在大家信心欢喜的朗诵声中,师父垂头,半闭着眼睛,全是顶戴佛恩的悲容。

14.一位莲友指着师父手头的《佛说无量寿经》问:师父,是不是遇到此部经,就是遇到本愿,就得救了?

师父:是啊。《佛说无量寿经》讲:“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这都是弥陀本愿力所成就故。“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15.净土法门里,助念问题好像永远是个(灰色的)主题。每次有新来的人,此问题就逃不掉。都不知道阿弥陀佛是救活人的。怪不得有人把念佛法门说成是“送死人的法门”。

师父:助念一词,在净土三经里找不到。在观经下品下生章里,佛说到临终遇善知识,为其说微妙法,劝令其至心念佛,具足十声,念念之中,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一念之顷,往生极乐世界。也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无条件的救度,临终人接受,称名往生。临终时,善恶业现前与往生是没有关系的,与有没有瑞相也没有关系,与身体好坏也没有关系,与心清净不清净也没有关系。大势至菩萨是净念相继清净心往生,凡夫是烦恼心,乃至一念、十念一样往生。这都是弥陀本愿名号南无阿弥陀佛不何思议的威神力所成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引导我们往生净土,使我们的心有了归宿。往生的身份,是我们活着念佛的那一刹那时,就决定了的。《佛说无量寿经》说:“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念佛往生,是活着的时候就决定了的,在念佛时,就确定了往生的身份,是活生生的获得往生身份。与有没有助念没有关系。往生净土,全是凭阿弥陀佛本愿力所成就的。“十方众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常随我们,一直在引导着我们,也是如影随形。不管众生的心是啥样,佛照单全收。“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如百川入海,全成一味。南无阿弥陀佛!

16.十八愿是这么殊胜,我好像面对着一座巨大的宝库,放出的光明太强烈,眼睛都有点睁不开,可心灵还没有溶进去。一莲友怀着无限憧憬的表情说出了心里话。

师父:不了解也没关系,你不落实,佛帮你落实。“十方众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我们现在虽然是凡夫,称念着南无阿弥陀佛,享受着佛的恩德。就好像小孩拿到了父母给的银行卡,虽不太明白银行卡,但却是你的财富。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得到南无阿弥陀佛的摄取不舍之救度。虽然,我们还不了解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可是已被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深深摄取不舍了,名号南无阿弥陀佛也常常在我们凡夫心中显示出来。

师父讲到这里,哈哈大笑,我们也被传染的哈哈大笑。都拿到银行卡了,乐啊!是银行卡发出的能量让我们乐不可支,师徒都哈哈大笑。

17.善养问:讲净土的著作很多,说法也不少,我们怎么取舍啊?

师父:可四十八愿只有一个啊。听阿弥陀佛的不就行了吗。

那念佛不精进的也可以吗?

师父:有这样的想法,就有这样的人。阿弥陀佛就是为我们这样的凡夫众生而来的,所以他才会说“十方众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连我们这样的罪恶凡夫众生,也不遗漏。善导大师明佛真意“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

18.师父:乃至一念、十念,有佛的功德在里面,有本愿的力量,有佛大悲心在里面。

19.有莲友心生烦恼了,想不来佛堂。师父说:那是自己的心生烦恼了,极乐世界要去吗?都是极乐世界的莲友,要把烦恼放下,包裹扔掉。

20.师父,我认识的一位莲友,闭关时一天念了二十八万声佛号。那他能往生吗?

师父答:你要问他,怎么问我?问问他,二十八万声中,哪一声是带他去往生的?

这句话如狮子吼,把我们都给震住了,是啊是啊!我们怎么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上一篇:

下一篇: 常敏法师亲闻记(1)

Copyright @ 2010 净土宗祖庭-庐山龙泉寺网站 赣公网安备36040202000339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8825号-2
  南无阿弥陀佛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赣(2022)00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