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净宗经典净宗论注净宗传承极乐法音感恩念佛莲友专栏庐山龙泉寺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净宗传承>>佛说无量寿经讲话>>《佛说无量寿经》讲话(四)>>
《佛说无量寿经》讲话(四)
添加时间:2018-12-25 16:38:03   作者:   点击:6404

第三章 众生往生因

第一节 念佛往生

【大意】 《无量寿经》上卷说过了如来净土的因果。《无量寿经》下卷将说的是众生往生净土的因与果,以及诸佛的赞劝。众生往生的原因有二种:一是完全舍弃自力往生真实报土。二是舍不得自力,而往生方便胎宫。现在要说的是其中的前者他力念佛的往生,分成三项:
    

第一项举出可以念佛往生的机类,定为正定聚之机。
    

第二项叙述念佛往生的外缘,诸佛的赞叹。念佛是应第十七愿的誓,由于诸佛赞叹,众生才能闻到。所以在叙述众生闻信之前,先叙述众生之所以能够闻信的原因。
    

第三项叙述众生听闻诸佛赞叹的名号,发起信心。这就是应十八愿的誓,所起信心之相,也就是说明念佛之所以能往生之原因的一段,同时也是说明凡夫不实心之所以能发起信心之原因的一段。

 

第一项 得生的机类

《佛说无量寿经》卷下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1)。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2)及不定聚(3)

 

(1)正定聚 必定证悟成佛之类。

 

(2)邪聚 邪定聚之略,梵语(mithyatva-niyata-rasi)。毕竟不证悟者。邪是正的相对语,不是邪恶的意思。
 

(3)不定聚 梵语(aniyata-rasi)。在二者中间有缘证悟,无缘不证悟。

 

【文科】 众生往生之因果。首先举出念佛往生,这里先说明什么样的人才是能得往生的机类。
 

【讲义】 释尊告诉阿难尊者说:众生想要往生安乐国,必须是正定聚的机类,因为彼国并没有邪定聚或不定聚的机类。

  

第二项 诸佛赞叹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1),不可思议!

 

(1)威神功德 阿弥陀佛果上(佛果上)的自在神力与名号功德。

 

【文科】 以上既已拣别了净土往生的机类,接着说的应该是往生之因。其因就是闻信弥陀名号,而闻信又是从诸佛的赞叹而来的,所以这里先叙述诸佛赞叹。
 

【讲义】 十方恒河沙数般无量的诸佛如来,全部一起同声赞叹无量寿佛那大慈大悲救度众生的威神力功德名号,不可思议,是无法想象,说也说不完的。这是对法藏菩萨因位之时,所誓第十七愿的酬报。也是极乐世界中,从莲华出现的诸佛,为十方众生开说微妙佛法的相状。

 

第三项 往生的业因

 

诸有(1)众生,闻其名号(2),信心欢喜(3),乃至一念(4),至心回向(5),愿生彼国,即得往生(6),住不退转(7)。唯除五逆、诽谤正法(8)

 

(1)诸有 一切有,与二十五有。
 

(2)闻其名号 十方诸佛回应第十七愿而赞叹的阿弥陀佛名号,即闻阿弥陀佛的缘由来历而不疑。
 

(3)信心欢喜 信心,从给与者如来一边来说,是真心;从接受者众生一边来说,则是无怀疑之心。欢喜是身欢与心喜。

 

(4)乃至一念 乃至是包含多与少之语,乃至一念是「至少一念的信心」。

 

(5)至心回向 「至心就是真实,真实是阿弥陀佛的心。回向是把本愿的名号给予十方众生」。内心真实回转向往净土。

 

(6)即得往生 不隔日不隔时,在信的一念同时,即可得往生利益。

 

(7)不退转 见第四十七愿。

 

(8)五逆与诽谤正法 见第十八愿。

 

【文科】 这正是叙述念佛往生业因的地方,叫做第十八愿成就文,是最重要的地方。
 

【讲义】 十方一切众生,听到了上述诸佛赞叹的名号而起信心,身心都欢喜,而起少至一念信阿弥陀佛的心。起了这个心而祈愿往生安乐国,则不隔日不隔时,于现在,即刻就被摄取于阿弥陀佛的光明中,得到了应往生的利益,而入不退转位。不过,犯了五逆与诽谤正法的人则不在此限,所以必须谨慎。

 

第二节 诸行往生

 

【大意】 这一节所说的是没有舍弃自力,而往生化土的人。分成四项:
 

第一项是总说。
 

第二项在说上辈往生,即舍家弃欲的沙门,累积种种修行,受到佛的来迎而往生。
 

第三项叙述中辈往生的人。他们不像上辈者舍家弃欲当沙门做各种修行,但是积了不少善根,受到佛的来迎而得以往生。
 

第四项叙述下辈往生的人。他们不像上辈及中辈者那样积善根,但是他们兴起自力菩提心,称念佛名,受到佛的来迎得以往生。

 

第一项 总 说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1),其有至心愿生彼国(2),凡有三辈(3)

 

(1)诸天人民 诸天人与人类。
  

(2)至心愿生彼国 真实心与愿往生心。
  

(3)三辈 上辈、中辈、下辈。

 

【文科】 第十八愿的念佛往生已经说过,接着说明第十九愿成就的诸行往生。这一段是总说。
    

【讲义】 释尊向阿难说诸行往生的事:十方世界的诸天人民,发起真实心,愿往生阿弥陀如来国土的人,可以分成上中下三辈。

 

第二项 上辈往生者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1)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

  

(1)今世 现今的娑婆世界。

 

【文科】 以下是诸行往生的别述,这里先说上辈。
 

【讲义】 上辈是舍家弃欲出家的沙门,发菩提心,只一心念无量寿佛,修种种善行,愿往生安乐国。这些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圣众一起出现在他的面前,而他们会随着来迎的佛,往生佛国。他们会马上从七宝莲华中,自然化生出来,进入不退转位,内则智慧勇猛,外则神通自在。所以阿难啊!如果有人想在此娑婆世界拜见无量寿佛,他就应该发起无上菩提心来,去修诸善万行,祈愿往生彼国。这样,在临终时,他能够拜见无量寿佛。

 

第三项 中辈往生者

 

佛告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1),起立塔像(2),饭食沙门,悬缯(3)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4),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5),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

  

(1)奉持斋戒 敬慎的持戒。斋戒是保持严谨的心身。有不杀生戒、不偷盗戒、不邪淫戒、不妄语戒、不饮酒戒、不坐高广大床戒、不着花鬘璎珞戒、不习歌舞戏乐戒八种,故称八斋戒(《杂阿含经》)。
  

(2)塔像 堂塔佛像。
  

(3)悬缯 悬挂缯盖。
  

(4)真佛 化佛的对语,佛的真身。
 

(5)化佛 真佛的对语、方便示现的佛身。

 

【文科】 本段叙述中辈往生者。
 

【讲义】 释尊告诉阿难:中辈者是指十方世界诸天人民之中,那些心里真实地希望往生安乐国,虽然不像上辈那样,舍家弃欲去当僧人做种种的修行,但是发菩提心,一心念无量寿佛,多少也修善行,守八斋戒,建立塔堂,造佛像,供养僧侣,还有在佛前悬挂天盖,奉献灯明,散华烧香,而把这些功德回向于佛,藉以往生安乐国的人。当这些人临终时,无量寿佛会示现化身,相好光明,如真佛一样,带着许多圣众,出现在他们面前。行者会随着来迎的化佛,往生佛国。住不退转位,得到了仅次于上辈者的功德、智慧。

 

第四项 下辈往生者

 

佛告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1),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2),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3),念于彼佛,以至诚心(4),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1)乃至十念 同《观经》下下品的「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2)若闻深法 深法是阿弥陀佛名号。相当于《观经》下中品的「为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等文。

 

(3)乃至一念 相当于《观经》下上品的「称南无阿弥陀佛。」
 

(4)至诚心 真实心。

 

【文科】 本段开说下辈的诸行者,其说相相当于《观经》下三品的说相。从这段看,我们也可以知道《大经》的三辈与《观经》的九品,只是开合上的不同而已,内容是完全相同的。
 

【讲义】 释尊又告诉阿难说:「下辈者是指十方世界诸天人民中,那些以真实心愿生安乐国,虽然不像上辈者那样修诸功德,也不像中辈那样多少积一些善根,但应发无上菩提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愿往生净土。或有闻净土法门,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以至诚心,愿往生阿弥陀佛净土。这些人,临命终时,就像在梦中一样,拜见阿弥陀佛,而得以往生,得到次于中辈者的功德与智慧。」

   

法然上人《大经解释》中解释:

 

《大经》下卷言:

 

诸有众生   闻其名号   信心欢喜   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   愿生彼国   即得往生   住不退转

唯除五逆   诽谤正法

 

此是第十八愿之成就文。愿言虽[乃至十念],然而愿成就文中显明[一念]。又其次之[三辈往生文]是第十九[临终现前愿]之成就文,以发菩提心等行业,分为三辈,然而往生之业,通通皆言[一向专念无量寿佛],此即阿弥陀佛之本愿故也。

 

第三节 诸佛赞劝

 

【大意】 念佛往生与诸行往生已经说完;这里换一个题目,叙述十方诸佛赞叹阿弥陀佛之德,与劝说众生往生。分为二项:
  

第一项是长行 长行就是字数不定的散文,分为两段。第一段叙述诸佛称赞,第二段「东方恒沙」以下叙述菩萨之往诣。其中含有劝导的意思,就是说连十方诸佛都要去安乐国了,何况是凡夫更应该祈愿往生。

 

第二项是偈颂 偈颂是字数一定的韵文,这是把前面长行的意思,加以偈颂重复一遍。同样分成菩萨往诣与诸佛称赞二段。
  

从东方诸佛国的菩萨到南、西、北、四维、上下诸佛国菩萨,都前往安乐国礼拜阿弥陀佛并作种种供养,还聆听阿弥陀佛说法,这就是诸菩萨往诣相。
  

这个时候,诸佛叙述信阿弥陀佛的广大利益,劝诸菩萨要信仰,接着说明信仰的困难,劝菩萨要精进求道。这就是诸佛称赞相。

 

第一项 长  行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1)于彼。
东方恒沙佛国,无量无数诸菩萨众,皆悉往诣(2)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听受经法,宣布道化(3)。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1)称叹 称许赞叹。
 

(2)往诣 前往参诣。
 

(3)道化 佛道的教化。

 

【文科】 长行分成二段。前段是诸佛称赞,后段自「东方恒河」以下是菩萨往诣。大意中已说明。
 

【讲义】 释尊告诉阿难:无量寿佛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真是无极。所以十方世界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如来,无不称扬赞叹南无阿弥陀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东方恒沙数诸佛国,无量无边的诸菩萨众,都来到安乐国礼拜供养无量寿佛,连对净土的菩萨、声闻大众,也同样礼拜供养。他们又听闻甚深的经法,受之于心,并反复地向十方教化。南西北三方,及四维、上下佛国的菩萨也跟他们一样,往诣安乐国,恭敬礼拜无量寿佛,闻法利生。

 

第二项 偈  颂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东方诸佛国,其数如恒沙。彼土菩萨众,往觐(1)无量觉(2)
南西北四维,上下亦复然。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一切诸菩萨,各赍(3)天妙华(4),宝香无价衣(5),供养无量觉。
咸然(6)奏天乐,畅发(7)和雅(8)音,歌叹(9)最胜尊,供养无量觉。
究达(10)神通慧,游入深法门(11),具足功德藏(12),妙智无等伦(13)
慧日(14)朗世间,消除生死云。恭敬绕三,稽首无上尊。
见彼严净土,微妙难思议,因发无量心,愿我国亦然。

 

(1)觐 jinx (与“进”同音)。

 

(2)无量觉 阿弥陀译为无量,佛译为觉。

 

(3)赍 ji(与“积”同音)。

  

(4)天妙华 天是最胜的意思。最胜美妙的花。
  

(5)无价衣 无法估量价值的衣服。
 

(6)咸然 都是一样。
 

(7)畅发 发出流畅的声音。
 

(8)和雅 和谐优雅。
 

(9)歌叹 以歌唱来赞叹。
  

(10)究达 究竟通达,任何地方都无不到达。
 

(11)游入深法门 游入是证悟,深法门是甚深法门,真理。了悟真理。
  

(12)功德藏 功德之藏。一切福德。
 

(13) 等伦 相等之辈。
  

(14)慧日 以日光比喻佛之智慧普照众生,能破无明生死痴暗。

 

【文科】 以下是偈颂,与前项长行一样,分成菩萨往诣与诸佛称赞两段,惟次序相反。菩萨往诣又与长行一样,分成往觐供养与听受经法二段,此段是往觐供养。
 

【讲义】 这个时候世尊说了偈颂:
  

东方恒河沙数佛国的菩萨众,还有南、西、北、四维上下恒河沙数佛国的菩萨众,都到阿弥陀佛的安乐世界,礼拜本师法王阿弥陀如来。一切菩萨众,他们奉献天妙华、宝香、以及无价的宝衣,供养无量寿佛。他们又一起演奏天乐,发出流畅和雅的声音,以歌颂赞叹表达最崇高的敬意,供养无量寿佛。他们的赞词说:得到通达三世十方的神通、智慧,了悟真如法性的道理,具备一切福德,以无伦比的智慧光明,消除世间生死的乌云。然后他们恭恭敬敬地绕着佛身三周,跪伏在无上尊的面前,竭诚尽心地祈愿道:如今拜见过了佛清净庄严的国土,真是微妙不可思议。我们也要发起无上道心,希望我们的国土也像佛的净土一样。
  

神力无极阿弥陀   无量诸佛咸称赞
东方恒沙数佛国   无数菩萨都来到
其它九方诸佛国   菩萨往觐尽相同
释迦如来说偈颂    赞叹功德无限量 
(《净土和赞》)

 

应时无量尊,动容发欣笑(1),口出无数光,照十方国。
回光围绕身,三从顶入(2)。一切天人众,踊跃皆欢喜。
大士(3)观世音(4),整服稽首问,白佛何缘笑,唯然愿说意。
梵声(5)犹雷震,八音(6)畅妙响,当授菩萨记(7),今说仁谛听。
十方来正士(8),吾悉知彼愿。志求严净土,受决(9)当作佛。
觉了(10)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剎(11)
知法如电影,究竟菩萨道,具诸功德本,受决当作佛。
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剎。

 

(1)欣笑 欢喜而笑。
  

(2)顶入 从头顶入。
  

(3)大士 菩萨。
  

(4)观世音 梵名阿缚庐枳低湿伐罗(Avalokitesvara),直译为观自在。观世音是意译,意思是他会观(闻)称其名号的众生声音,前往救助。他是阿弥陀佛的左胁士,代表佛的慈悲,与代表智慧的右胁士大势至菩萨相对。
  

(5)梵声 清净的声音。
  

(6)八音 极好音、柔软音、和适音、尊惠音、不世音(令闻者起敬的音)、不误音、深远音、不竭音等八音。
  

(7)记 佛所授的将来必成佛的印记。
  

(8)正士 与大士同。菩萨。
  

(9) 受决 决是决定,决定何时成佛。从决定一方的佛来说是授记,从被决定一方的菩萨来说是受决,意思相同。
  

(10)觉了 觉悟。
  

(11)剎 国土。

 

【文科】 菩萨往诣二段中的后段,就是菩萨听受经法,即从阿弥陀佛处听受佛法。
 

【讲义】 无量寿佛看到十方佛国的菩萨众,都来参诣,并且心中发愿,非常高兴,脸上浮现微笑,口中放出无数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并且围绕身体三周,从头顶进入体内。一切天人众看到这种光景,也欢喜得手舞足蹈起来。观世音菩萨整理好服装,鞠躬,请问佛道:「佛啊!你为什么微笑。请您告诉我们是什么意思。」阿弥陀佛以雷一般响亮的清净声音,八音流畅地说:「我现在想为来参拜的菩萨们授记,你们要听清楚。我对十方来集的菩萨们的愿望了解得很清楚,他们追求想获得清净庄严的国土。现在他们受记别,不久将成佛,从而得到所求清净国土。一切诸法本来如梦如幻如响,没有真正的本性。因此也没有什么可厌的秽土,也没有什么可求的净剎。然而明知这个道理,却能观察到不离无相之有相的道理,而辨别出净土、秽土的区别,满足了想于秽土之外拥有净土这种妙愿,那么他就必能造出一个像安乐国这样的国土。又一切诸法是如电如影,其理是不可得的。因此,没有什么可修的行,也没有什么可愿的佛果。然而明明知道这个道理,却又能观到不离平等的差别之理;极尽菩萨的修行,因而具备诸功德的根本,也一定能够受记别成佛。又一切诸法的本性是空、无我。因此没有什么可求的果报、可期的净土。但如果明知这个道理,而又能知有一个不离真谛的俗谛,专心去求清净的佛土,就必能拥有像安乐世界这样的佛剎。」

 

诸佛告菩萨,令觐安养(1)佛。闻法乐受行(2),疾得清净处(3)
至彼严净国,便速得神通,必于无量尊,受记成等觉(4)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菩萨兴至愿,愿己国无异,普念度一切,名显满十方。
奉事亿如来,飞化徧诸剎,恭敬欢喜去,还到安养国。

  

(1)安养 安乐世界。
  

(2)受行 受持奉行,受教不忘不背。
  

(3)清净处 净土。
  

(4)等觉 等正觉。

 

【文科】 以下是两段偈颂中,诸佛称赞的一段。又再分成两段,第一段是举出得益赞劝,第二段是举出难信赞劝。这是其中的第一段,即诸佛列举利益之广大以赞叹阿弥陀佛,同时劝菩萨往生。
 

【讲义】 十方诸佛,各自让自己国土上的菩萨,拜见安乐世界的佛,并劝他们说:听无量寿佛说法,要信乐不忘,依教去修行,尽早拥有自己的净土。如果往诣无量寿佛的清净国,就能很快的得到神通,从无量寿佛得到受记成就佛果。佛的本愿力是让闻信名号,愿往生的十方众生,无论是善人还是恶人,都能够往生安乐国。而且又依自然法尔的道理,使人现在立刻得到不退转。菩萨啊!如果往诣净土,则“我”也就能拥有像无量寿佛那样的国土,并且发至极之愿普度一切众生,因而声名远播十方。还有往诣净土,就能奉侍上亿的如来,化身飞遍十方世界,去供养佛菩萨,欢欢喜喜地去,自自在在地回到安乐国,所以要赶快发愿前往彼国。

 

若人无善本(1),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2)
曾更见世尊,则能信此事(3),谦敬(4)闻奉行(5),踊跃大欢喜。
憍慢(6)(7)懈怠(8),难以信此法,宿世见诸佛,乐听如是教。
声闻或菩萨,莫能究圣心(9)。譬如从生盲,欲行开导(10)人。
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惟佛独明了。
假使一切人,具足(11)皆得道,净慧(12)知本空(13),亿劫思佛智。
穷力极讲说,尽寿犹不知,佛慧无边际,如是致清净。
寿命甚难得,佛世亦难值,人有信慧难,若闻精进求。
闻法能不忘(14),见敬得大庆(15),则我善亲友,是故当发意(16)
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会当成佛道,广度生死流(17)

 

(1)善本 善根,即产生诸善法的根本。称、闻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2)正法 名号。
  

(3)此事 阿弥陀佛本愿。
  

(4)谦敬 谦恭尊敬。
  

(5)奉行 不忘记不违背。
  

(6)憍慢 自傲,对他人也傲。  

 

(7)弊 弊恶,难于入耳之事。
  

(8)懈怠 玩忽不奉教。
  

(9)圣心 大圣之心、佛心。
  

(10)开导 教导、引导。
  

(11)具足 没有一个不足。
  

(12)净慧 佛的智慧。
  

(13)本空 本来皆空。一切万有皆因缘所成,其本性是空的。
  

(14)闻法能不忘 闻法而信,忆念相续不忘。
  

(15)见敬得大庆 见是见闻,闻信名号的道理,得是获得信心。得到信仰而敬法生欢喜心。
 

(16)发意 发心,同发菩提心。
  

(17)生死流 生老病死四流之略。将众生牵流不止故名流。

 

【文科】 诸佛称赞的后段,举出难信劝精进。这一段本来是释尊自己在劝信,这里把释尊视为诸佛之一,而把这一段编进诸佛称赞段。
 

【讲义】 人没有善本,就不能在此世听闻此经。守清净戒律(布施、忍辱等)者,方能获得听闻这部经法。在前世拜过诸佛世尊的人,在此世他就能信无量寿佛本愿,谦卑敬法,闻而不忘,信而不背,能高兴的手舞足蹈。若憍慢、弊、懈怠的人就难于相信此法。前世拜见过诸佛的人,就会身心豫悦求佛闻法。

 

如果心中有疑,即使是声闻、菩萨圣众,也无法想象佛的心,就像生来就盲的人,而想去引导别人走路一样。如来的智慧似大海,广大无边,深奥无底,是声闻、菩萨二乘所不能臆测的,唯有佛与佛才能明白。纵使世界的众生一人不缺地全部皆得佛道,都能以无漏智去了解世界本空的道理,再花上亿劫的时间,合力去想象猜测,竭尽全力去研究,直至命终之时,他们还是无法了解无际无边的佛智;可见如来的智慧又深又广,达到了清净的觉悟境界。

  

寿命难得,有幸而获得寿命难,若能遇上佛在世,那就更难了。即使遇到佛在世,能有信心的智慧,那更是难上加难的事。如果有幸而一度闻教,就要不懈怠地去追求。闻法而信,相续不忘,既恭敬又大欢喜,那就是我最亲善的朋友了。所以要发起他力大菩提心,进入智慧之信心海。即使充满大千世界的火,也要冲过去听闻佛名,这样的人必定会不退转。精进励求,必定成佛,广渡众生出生死之流,而得到自利利他,圆满的大利益。

 

第四章 众生往生之果

第一节 一生补处之德

 

【大意】 开说众生往生之果一章分成五节。
 

第一、叙述一生补处之德。
 

第二、称赞供养诸佛之德。
 

第三、闻法供养之德。
 

第四、称赞说法自在之德。
 

第五、举出自利利他之德。

  

第一、叙述一生补处之德一节分成二段。先举出一生补处之德,希望还相回向者除外。接着称赞往生者之德,举出观音、大势至是最初往生的菩萨,而对其他往生者也称赞道,他们就像二菩萨一样具备三十二相,而神通自在,化他自在。

 

佛告阿难: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度脱一切众生。

 

【文科】 这一段说明一生补处,分成正说与叹德二部分。这里是正说。
 

【讲义】 释尊告阿难说:前面已经说过,众生往生之因,有念佛与诸行两种。我与十方诸佛都劝一切众生往生。现在开始,要叙述众生往生之果。
 

阿难!彼国菩萨,即往生者都该究竟一生补处位。不过由于个人的希望,要以弘誓愿之功德庄严己身,去度脱一切众生者,随时都能够依还相回向,再去其它世界。

 

阿难!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1),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
佛言:一名观世音,二名大势至(2)。此二菩萨,于此国土,修菩萨行,命终转化,生彼佛国。
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3),智慧成满,深入诸法(4),究畅要妙(5),神通无碍,诸根(6)明利。其钝根者,成就二忍(7)。其利根者,得不可计无生法忍。又彼菩萨,乃至成佛,不受恶趣,神通自在,常识宿命,除生他方五浊恶世,示现同彼,如我国也。

  

(1)一寻 两手左右平伸的长度。
  

(2)大势至 梵名摩诃萨多摩钵罗钵多(Maha-sthama-prapta),也译成大精进或得大势。智慧的大势扩展到每一个地方的意思。阿弥陀佛的右胁士代表智慧。以智慧之光照亮救助众生的菩萨。
  

(3)三十二相 菩萨所具备的三十二种身体特征。
  

(4) 深入诸法 深悟一切万有的真理。
  

(5)究畅要妙 对经典肝要微妙的地方研究得非常透彻。
  

(6)诸根 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7)二忍 音响忍、柔顺忍。

 

【文科】 藉一生补处称赞往生者之德的一段。即叹德的一段。
 

【讲义】 阿难啊!那安乐国中的声闻(不是真的声闻,只是依其它世界的习惯这样称呼),身光有一寻长。又菩萨的光明能照到百由寻。菩萨之中有二位最尊第一的菩萨。他们威神不可思议的光明,能广照三千大千世界,一点都无阻碍。
  

阿难尊者问起那二位菩萨的名字。释尊回答说:那二位菩萨一位叫观世音,一位叫大势至。这二位菩萨是在此娑婆世界修行,命终后往生安乐国的。
  

阿难!光明之德已经说过了,接着来说相好。如果有众生,往生了安乐国,他们都会具备三十二相好,没有什么欠缺的。他们充满智慧,证入一切诸法真性,体会一切经典的精要微妙处,有十足的神通力,六根也都很灵明犀利。即使根性比较钝的,也能得音响忍与柔顺忍,至于根性聪利的,则能得到无法测计深广的无生法忍。

  

还有安乐世界的菩萨,至成佛过程中,绝不堕入恶趣,神通自在,对前世的事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不过那些依照自己的愿望,往生他方五浊恶世,为了救济众生,现出与该国众生相同形状的,就如我(释尊)住在这娑婆世界者,自然不在此限。他们能自在地生于恶趣,从地狱的火焰中,随心救出罪人。

 

第二节 供养诸佛之德

 

【大意】 这一节叙述净土往生人,自在供养诸佛之德。往生人暂时前往十方诸佛国,尽情供养诸佛菩萨,随着天乐赞叹其德,闻经法后,立即返回本国。

 

佛语阿难: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一食之顷,往诣十方无量世界,恭敬供养诸佛世尊。随心所念,华、香、伎乐,衣、盖、幢,无数无量供养之具,自然化生,应念即至。珍妙殊特,非世所有。辄以奉散(1)诸佛及菩萨、声闻之众。在虚空中,化成华盖(2)。光色昱烁(3),香气普熏。其华周圆四百里者,如是转倍,乃覆三千大千世界。随其前后,以次化没。其诸菩萨,佥然(4)欣悦(5),于虚空中,共奏天乐,以微妙音,歌叹佛德,听受经法,欢喜无量。供养佛已,未食之前,忽然(6)轻举(7),还其本国。

 

(1)奉散 献上,洒散。
  

(2)华盖 花伞。
  

(3)昱烁 昱是发出光辉,烁是火光。形容光辉灿烂的样子。 

 

(4)佥然 佥是皆同。大家同样。

 

(5)欣悦 欢喜。
  

(6) 忽然 很快,一下子。
  

(7)轻举 以神通力轻轻举起来。

 

【文科】 叙述众生往生之果的第二节,说明往生者供养诸佛。
 

【讲义】 释尊又告阿难:往生安乐国的菩萨,从本师无量寿佛得到威神功德,在吃顿饭这样短的时间内,能前往十方无量世界,礼拜供养诸佛世尊。这个时候,他们心中想要的东西,诸如华、香、伎乐、缯盖、幢幡以及其它无数的供养品,都按照菩萨的愿望,自然地显现在菩萨面前。这些东西都很珍贵奇妙殊胜,是这个世上所见不到的。菩萨们亲手拿起这些东西,献给诸佛菩萨及声闻大众。散开的花在空中变成华盖,形成六种金色闪闪发光,怡人的香气飘浮天地间。花朵小的周四百里,大的能覆盖三千大千世界。它们按照落地的顺序,慢慢消逝,最后露出一尘不染的琉璃大地。供养后,一起参诣的菩萨,大家都喜形于色,或和着空中奏出的美妙音乐,唱出优美的歌声称颂佛德,或听闻经法,享受无穷的喜悦。菩萨供养诸佛毕,轻轻地飞起来,在中饭之前就已回到净土。

 

第三节 闻法供养之德

 

【大意】 前节所说的是往生净土的人,到别的佛国去供养诸佛,或听诸佛说法。这一节要说的是在自己的国土,即在安乐国听闻本师阿弥陀佛说法,自然界与天人供养佛的情形。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为诸声闻、菩萨、天人,颁宣(1)法时,都悉集会七宝讲堂,广宣道教(2),演畅(3)妙法,莫不欢喜,心解得道。
即时四方自然风起,吹七宝树,出五音声,无量妙华,随风四散,自然供养,如是不绝。一切诸天,皆赍天上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其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普散华香,奏诸音乐。前后来往,更相开避(4)。当斯之时,熙怡(5)快乐,不可胜言!

  

(1)颁宣 颁布。
  

(2)道教 指三乘教。
  

(3)演畅 畅谈。
  

(4)开避 互相让路。
  

(5)熙怡 喜悦。心中柔软高兴。

 

【文科】 叙述净土往生者,听闻本师阿弥陀佛的说法,接着说明自然界以及天人供养佛的情况。
 

【讲义】 释尊又对阿难尊者说:无量寿佛要为诸声闻菩萨等大众说法时,就把大众集合在七宝讲堂,广说三乘之教与微妙之法。听到的人各个都欢喜并了悟于心,而得佛道之真。
  

这个时候从四方自然吹起风来,吹向七宝树,树被吹动,奏出五种微妙的音乐。无数的妙华从天上降了下来,花朵随风飘舞,散落各地。这种自然的供养,是连续不断的。
  

一切天人也从天上带着许多华香伎乐,集合到净土来,为了供养无量寿佛,以及菩萨声闻大众,遍散华香于各地,奏出种种音乐,前后左右行走,互相让路。
  

这个时候,国中天人,心中喜悦,大家快乐欢喜。就是以无碍大辩才,也说不出他们高兴的心情。

 

第四节 说法自在之德

 

【大意】 从诸佛与本师阿弥陀佛听法的往生人,还得自己去说法,去救度别人。他们说法一板一眼都按照本师阿弥陀佛的意旨,一点也没有差错。往生人了悟诸法平等的道理,所以一切不加以差别,一味以怜悯众生的大慈悲心与法的爱乐心,自在地说法。这一节就在叙述这活动的情形。

 

佛语阿难:「生彼佛国诸菩萨等,所可讲说,常宣正法。随顺智慧,无违无失(1)。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2),无染著(3)。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自在,无所适莫(4)。无彼无我(5),无竞无讼(6)。于诸众生,得大慈悲饶益(7)之心,柔润调伏(8),无忿恨(9)心;离盖(10)清净,无厌怠心(11);等心、胜心、深心、定心(12),爱法、乐法、喜法之心(13);灭诸烦恼,离恶趣心

 

(1)无违无失 没有误谬,也不忘失。

 

(2) 我所心 认为是属于自己的这种心。

 

(3)染著心 爱著心,爱惜执著的心。

 

(4)适莫 适是亲,莫是疏。亲疏相隔的心。

 

(5)无彼无我 无分彼此,无我他彼此之分隔。

 

(6)无竞无讼 不竞胜败,不争是非。

 

(7)饶益 利益。

 

(8)调伏 调御制伏,抑压刚强的心。

 

(9)忿恨 怨怒。

 

(10)离盖 盖是盖覆,盖覆菩提心的障碍。离去这种障碍就是离盖。

 

(11)厌怠心 对救济众生的事疲倦。

 

(12)等心、胜心、深心、定心 平等救度众生的心,不起下劣之想的心,慈悲甚深的心,不动摇的心。

 

(13)爱法、乐法、喜法之心 爱乐欢喜佛法的心。

 

【文科】 叙述往生净土的菩萨说法与心情。
 

【讲义】 释尊又对阿难尊者说:往生安乐国的诸菩萨,常常在适合说教的地方讲述正法。他们说法都能契合无量寿佛的智慧,不会错误也不会遗忘。
  

这些菩萨对国土上的宫殿、楼阁、树林等等都不会去区别是自己的或是别人的。所以也就没有执著的心。往返进止,起居动静,一切都不牵挂,随意自在。也不对众生分别亲疏,没有彼此,不与别人竞争,也不争论是非。他们把一切众生看成是独子加予怜爱,以大慈悲的心垂爱他们,利益他们;心地柔软,从不暴躁,也不会生气发怒。离了障覆的心是清净的,济度众生从不厌倦。他们充满了平等心、最胜心、慈悲甚深的心、禅定不动心,且又爱乐大法充满欢喜心,一点都没有烦恼或者处在恶趣时候的心。

 

第五节 自利利他之德

 

【大意】 众生往生果德的最后,叙述自利利他二德,分成四项。
  

第一项  正说自利利他之德。先说二利行之德:往生彼国的人,自行进入深禅定,神通智慧灵敏,对别人平等说法,为众生除去烦恼。接着说明二利行德的圆满:往生彼国的人,知尽一切诸法,切断迷界因果,对他人则以大悲引导他们达到涅槃之岸。
  

第二项  以比喻称赞自利利他之德。
  

第三项  藉二利之德,举出说法之德,即彼国菩萨享受法乐,一点都不厌倦;亲近众生常加引导,不分亲疏,以所具种种力量从事说法。
  

第四项  结叹。彼国菩萨经常供养、赞叹诸佛,具足种种三昧。上述种种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如果详加说明,花上百千万劫,恐怕也无法说尽。

 

第一项 正  说

 

究竟一切菩萨所行,具足成就无量功德。得深禅定(1),诸通明慧(2)。游志七觉(3),修心佛法。肉眼(4)清彻,靡不分了。天眼(4)通达,无量无限。法眼(4)观察,究竟诸道。慧眼(4)见真,能度彼岸(5)。佛眼(4)具足,觉了法性。
以无碍智(6),为人演说。等观三界(7),空无所有。志求佛法,具诸辩才,除灭众生烦恼之患。从如来生(8),解法如如(9)。善知灭音声(10)方便,不欣世语(11),乐在正论。

  

(1)深禅定 很深的禅定。
  

(2)通明慧 六神通与三明、三慧。三明是宿住智证明(知过去),死生智证明(知未来),漏尽智证明(知现在),与六神通的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相同。三慧是闻慧(听来的智慧)、思慧(思考得来的智慧)、修慧(修行得来的智慧)。
  

(3)七觉 七觉支,修行时有七种真伪善恶需要辨别。
    

a择法觉支 辨别法的真伪。
    

b精进觉支 依正法勇猛精进。
    

c喜觉支 心得善法,而生欢喜。
    

d除觉支 除去身心粗重烦恼。除伪恶。
    

e舍觉支 舍去被外界所迷的心。
    

f定觉支 入禅定而不起妄念。
    

g念觉支 思想周到不起不平衡。
  

(4)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 五眼。看形色的眼睛、看十方三世的眼睛、看差别法的眼睛、看平等理的眼睛,成佛之后前面四眼完全齐备的眼睛。
  

(5)彼岸 涅槃。这里表示事情办完。
  

(6)无碍智 佛所有的无碍自在的理解力(智解)与表现力(辩才)。有四种,皆从智慧中来,所以叫做四无碍智、四无碍解、四无碍辩。
  

(7)三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迷界的总称。
  

(8)从如来生 从真如(即指遍布于宇宙中事物真实之本体)衍生出来,「如来」的语源。本师阿弥陀如来是从真如来生的,所以他的净土、菩萨也是从真如生出来的。
  

(9)如如 如是真如,从开悟的眼光来看,一切万有一一都是真如,所以说是如如。
  

(10)灭音声 音声是教的意思。集善灭恶之教。
  

(11) 世语 浮世上难听的话。对修道无利益的世间俗论。

 

【文科】 往生者自利利他之德分四项叙述。这是第一项,即赞叹二利之德。本项又分成二段。第一段是叹二利行德,第二段叹二利圆满。这是第一段,赞叹自利利他行之德。
 

【讲义】 往生安乐国的人,都圆满了一切菩萨所修之行,完全具备了无量功德,在自利之德方面,菩萨们都进入深禅定,得到三明、三慧、六神通,体味七觉之法,修心佛法。他们用以看形色的肉眼非常清彻,没有什么看不清楚的东西,他们的天眼通达十方三世,做种种无量之活动,其力量无有限制。他们的法眼能观察一切相,穷究三乘之教。他们的慧眼能看到平等的真理,完全洞悉其中奥义,而他们的佛眼完全了悟诸法的本性。
  

在利他之德方面,净土的菩萨以无碍的智慧为人演说佛法。他们虽然看到三界,了悟一切都是空的,没有实体的;虽然了悟上无佛果可求,下无众生可度,但他们不偏于空理,还是要上求佛法,下以辩才除却众生的烦恼。他们本来就是从真如法性来的,所以内悟如如之理,外知有关善恶教法的方便,他们不喜欢世上无益的俗论,喜爱正论,而自在地做利他的事。

 

修诸善本,志崇佛道。知一切法,皆悉寂灭(1)。生身烦恼,二余(2)俱尽。闻甚深法,心不疑惧(3),常能修行。
其大悲者,深远微妙,靡不覆载(4)。究竟一乘(5),至于彼岸。决断疑网(6),慧由心出。于佛教法,该罗无外(7)

  

(1)寂灭 无生无灭寂净的境界。
  

(2)生身烦恼二余 生身是迷妄生死之果的身体,烦恼是生果之因。这个因果叫做二余。
  

(3)疑惧 怀疑恐惧。
  

(4) 覆载 天覆一切万物,地无所不载。
  

(5) 一乘 誓愿一佛乘。本愿名号。
  

(6)疑网 疑虑缠心,使心不得自在,就像网子一般。
  

(7)该罗无外 全部网罗无遗。

 

【文科】 正说二利中,前面说过二利之德,接着赞叹二利之圆满。
 

【讲义】 说到自利圆满相,菩萨都行一切善根,崇尚佛道。他们了悟诸法是寂灭空无的,同时又把生死烦恼二根断除。听到甚深的佛法,心中不会产生怀疑恐惧,经常布施佛的大悲。再就利他圆满来说,菩萨的大悲深远而微妙,就像天地覆载万物一样,对众生一无分别。他们对无量寿佛的本愿名号道理,了解得非常透彻,同时弘扬于一切众生,把他们引导到涅槃彼岸。无论怎么顽强的疑虑,都能彻除。宣说佛法的智慧,从心中不断地涌出,把佛的教法,说得毫无遗漏。

 

第二项 譬  喻

 

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1)。慧光明净,超踰(2)日月。清白之法(3),具足圆满。犹如雪山(4),照诸功德,等一净故。犹如大地,净秽好恶,无异心故。犹如净水,洗除尘劳(5)诸垢染故。犹如火王(6),烧灭一切烦恼薪故。犹如大风,行诸世界,无障碍故。犹如虚空,于一切有(7),无所著故。犹如莲华,于诸世间,无染污故。犹如大乘(8),运载群萌,出生死故。犹如重云,震大法雷,觉未觉故。犹如大雨,雨甘露法,众生故。如金刚山(9),众魔外道,不能动故。如梵天王(10),于诸善法,最上首故。如尼拘类树(11),普覆一切故。如优昙钵华(12),稀有难遇故。如金翅鸟(13),威伏外道故。如众游禽(14),无所藏积故。犹如牛王,无能胜故。犹如象王(15),善调伏故。如狮子王(15),无所畏故。旷若虚空,大慈等故。

 

(1) 山王 须弥山。

 

(2)超踰 超越。

 

(3) 清白之法 清净洁白的东西。

 

(4)雪山 位于印度北方的山。指喜马拉雅山(Himalaya)。

 

(5) 尘劳 烦恼。

 

(6)火王 炽盛的火。

 

(7)一切有 一切东西。

 

(8)大乘 不是与小乘相对的大乘。这里是指大的乘物。

 

(9)金刚山 铁围山。

 

(10)梵天王 三界之主,住于大梵天的高阁。

 

(11)尼拘类树 (Nyagrodha)译为无节、纵横。叶像柿叶、果像枇杷的树。

 

(12) 优昙钵华 灵瑞华。

 

(13)金翅鸟 八部众中的迦楼罗。(Garuda)食龙的鸟类之王,像鹫一样是想象中的大怪鸟。

 

(14) 游禽 小鸟。

 

(15)牛王、象王、师子王 牛、象、狮子中之力大者。

 

【文科】 前面说过菩萨二利之德,现在再用比喻来加强说明。其中从开头到「无污染故」为止,是比喻自利之德,「犹如大乘」以下,是比喻利他之德。

 

【讲义】 那些往生净土的菩萨,智慧深广就像大海;禅定不动,就像须弥山一样。而且智慧之光,明亮超过日月。清净善法,具足圆满。菩萨的心真是像终年积雪,不知污秽的雪山,平等照耀一切功德,毫无污垢。菩萨的心像大地般,一切东西不加以分别而能容纳驮载,没有净秽好恶的差别。菩萨的心又像冲洗污物的净水般,把烦恼的种种污染洗除。菩萨的心又好比炽火燃烧生木般,把一切烦恼的柴薪烧尽。菩萨的心又像大风,在世界各地毫无阻挡地吹倒一切障碍物,把任何无明一扫而空。菩萨的心像虚空,毫无嫌厌地容纳一切的东西,丝毫不执著。菩萨的心又像出污泥而不染的白莲一般,对世俗的事物不爱执,也不被污染。
  

以上是以比喻来形容自利之德;至于利他之德,也与自利之德一样的广大。菩萨像大车载运重物般,能把一切有生之群,从生死海中救运出来。菩萨像引发雷电的乌云一样,击出大法的雷声,唤醒众生的迷梦。菩萨像大雨般,能于顷刻之间,湿润大地草木,普降甘露之法,苏醒众生的心。菩萨像永劫屹立的金刚铁围山般,不为诸魔界外道所动。菩萨像大梵天王一样,是一切善事的上首。菩萨像高高庇覆着丛林的尼拘类树一般,以慈悲庇荫一切众生。菩萨像三千年开一次的灵瑞华,非常希有难逢。菩萨有大威力,像鸟中之王的金翅鸟一样,以威光降伏一切外道。菩萨像应着当时需要喙食,不事贮藏的小鸟一样,远离名利,知足,不做多余的积蓄。菩萨像牛王一样无能胜,像象王一样能令降伏,像狮子一样无所畏惧。菩萨像虚空般广大,以大悲心平等利益众生。

 

第三项 说法之德

 

摧灭嫉心(1),不忌胜故。专乐求法,心无厌足(2)。常欲广说,志无疲倦。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痴暗(3)。修六和敬(4),常行法施(5)。志勇精进,心不退弱(6)。为世灯明,最胜福田。常为导师(7),等无憎爱。唯乐正道,无余欣戚(8)。拔诸欲刺(9),以安群。功慧(10)殊胜,莫不尊敬。灭三垢(11)障,游诸神通。因力(12)、缘力(13)、意力(14)、愿力(15)、方便之力(16),常力(17)、善力(18)、定力、慧力、多闻之力(19),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力,正念、正观,诸通明力(20),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

 

(1)嫉心 妒嫉的心。
  

(2)厌足 嫌太多。
 

(3)痴闇 愚痴昏暗。无明。
  

(4) 六和敬 和敬是与别人相处和睦,尊敬别人。1.同戒和敬 和别人持同样的戒。2.同见和敬 与别人持同样的正见。3.同行和敬 与别人修同样的正行。4.身慈和敬。5.口慈和敬。6.意慈和敬  在身、口、意三业上行大慈,柔和待人,和同敬爱别人。
  

(5)法施 为别人讲解佛法。
  

(6)退弱 软弱退缩。
  

(7)导师 引导人的老师。
  

(8)欣戚 欢喜与忧戚。
  

(9)欲刺 贪欲好比披在身上的针。
  

(10)功慧 功德与智慧。
  

(11)三垢 贪、瞋、痴三毒烦恼。
  

(12)因力 过去宿因的力量。
  

(13)缘力 善知识的力量。
  

(14)意力 思惟的力量。
  

(15)愿力 菩提心的力量。
  

(16)方便之力 依愿得佛果方便修行的力量。
  

(17)常力 经常修行的力量。
 

(18)善力 行善的力量。
  

(19)多闻之力 多听教而得来的力量。
 

(20)正念、正观、诸通明力 正确思惟教义的力量,观察真理的力量,六神通力,三明之力量。

 

【文科】 往生菩萨自利利他之德已称赞过了。接着就利他之中的说法之德,特别加以叙述。
 

【讲义】 安乐国的菩萨,已经把嫉妒别人的心,摧毁得一干二净。因为嫉妒是说法的大碍。菩萨专心一意求法,从不厌足。随时为别人讲解佛法,绝不厌烦。敲响法鼓,树立法幢。以智慧的光明,照亮扫荡世人愚痴的黑暗。以六和敬与人亲和,在大法的施予上,勇往迈进,一步也不退缩。菩萨是世间的明灯,让人收获福果的田园。菩萨是大家的导师,从来不分爱憎。他们只会思惟正道,无喜无愁。为一切众生,拔除贪欲之刺,以安其心。功德智慧具足,世人莫不尊敬。消灭自己与别人的三毒垢障,为了说法利生,以神通遍游诸多世界。自己宿因的力量,引导别人的力量,从这二者所得来的思惟的力量,求菩提的力量,从菩提心发出的修行力量,不断精进的力量,行善的力量,禅定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多闻的力量,六度的力量,正念的力量,六通的力量,三明的力量,依法指导众生的力量。这种种力量,他们都无不一一充分具备,所以能自在说法,救度别人。

 

第四项 结  叹

 

身色相好,功德、辩才,具足庄严,无与等者。恭敬供养无量诸佛,常为诸佛所共称叹。究竟菩萨诸波罗蜜,修空、无相、无愿三昧,不生、不灭(1)、诸三昧门。远离声闻、缘觉之地。
阿难!彼诸菩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我但为汝略言之耳,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

  

(1)不生不灭 观真如实相之理是不变、不动、不生、不灭的三昧。

 

【文科】 就往生菩萨自利利他之德与往生果全体,加以总结、赞叹。众生往生之果的说教到此终了。
 

【讲义】 还有安乐国的菩萨,身色相好、功德辩才具足庄严,其所具足的是无人可相比的。这些菩萨恭敬并供养无数的诸佛,同时也为诸佛所赞许。他们穷究行尽一切波罗蜜行,修成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不生不灭三昧等一切禅定,远远超越声闻缘觉那样以自我了脱为本的三昧。
    

阿难啊!往生彼国的菩萨,成就了如上所说的无量功德。上面所说的只是其中的大略而已。如果要加以细说,恐怕花上百千万劫,还是无法说尽。

 

第五章 释尊的劝诫

第一节 大悲摄化

 

【大意】 如来净土之因果与众生往生之因果,已经全部说完。这第五章换一个题目,唤出弥勒菩萨等,进行诫恶劝信。本章分成二节。
  

这是第一节。叙述释尊以大悲摄护化益众生欲罢不能的心情。再分成三项:
  

第一项是总诫:「安乐国的庄严与往生者的功德,就像上面所说的那么好,怎么能不向往。要好好努力去求。要断绝邪恶的五恶趣,往生彼国。易往而无人是对世事执著所致。要往前看,不要误了一大事。」即一般概述。
  

第二项是三毒诫:(1) 人因贪欲,为求财而苦。有财也苦,无财也苦。(2) 人因瞋恚,此世小小的结怨,世世累积变大,以致经常与仇敌同处而受苦。(3) 人因迷于愚痴烦恼,不信因果,持邪见,不觉无常,失佛道,为恩爱所缚,不断造恶,因而受苦。(4) 释尊告诫说:「弥勒啊!你要仔细地想,要远离众恶,愿生安乐国才好。」弥勒菩萨听过后,叙述了自己的领解并向佛谢恩。然后释尊称赞弥勒真与假之行,劝他厌恶生死,灭疑往生,这是本项大意。
  

第三项是五恶诫:在前项中,弥勒菩萨告白要闻信此经,并誓愿遵守念佛行者应守之道。释尊开说本经的本意到此已经满足了。但是释尊还是不放心,为那容易背道的众生之未来担心。所以又提出五恶诫。因为五恶是使人违背仁义礼智信五常的原因。释尊的目的就是要引导信者,在生活上不致产生错误的想法。
  

首先(1) 叙述五恶归五常的纲要。接着举出(2) 无道、不守仁者。(3) 违背义理、没有实意者。(4) 不守礼义、淫乱者。(5) 无智却自负者。(6) 举出不思恩不信教的人,现在、未来该受的痛苦报应。(7) 最后再说五恶之过,叫人要厌弃之;又开说善行,劝人勤守。总之,就像父母松手让孩子走路时,心里忐忑不安一样,释尊对入灭后未来众生放不下心,这就是释尊关怀的心声。

 

第一项 总  诫

 

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无量寿国,声闻菩萨,功德智慧,不可称说。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1)于无上下(2),洞达(3)无边际。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4),往生安乐国,横(5)截五恶道(6),恶道自然闭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7),自然之所牵(8)。何不弃世事(9),勤行求道德(10),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1)力为善念道之自然 “力为善”是为善的意思。“念道之自然”是信阿弥陀佛本愿大道的他力自然,一点也没有凡夫的计度之意。

 

(2)无上下 上自菩萨下至十恶凡夫,丝毫没有区别。

 

(3)洞达 开朗豁达。

  

(4)超绝去 超越生死海,断除迷妄系缚,离去娑婆世界。
  

(5)横 自力修行而开悟称为竖,依他力截断迷妄系缚谓之横。
  

(6)五恶道 地狱、饿鬼、畜生、人间、天上是因迷赴趣之处,称为恶趣。
  

(7)其国不逆违 任何事物只要是他力信心,阿弥陀佛的净土都会毫无逆违地加以吸引过来。
  

(8)自然之所牵 有他力自然所牵引,与信力自然所牵引两种解释。总之就是阿弥陀佛的力量所牵引的意思。
  

(9)弃世事 把世间事抛诸脑后。莲如上人《御一代记闻书》说「佛法是要向世间乞假去听闻的。」「佛法是从舍身追求的心念中,获得信心。」就是这个意思。
  

(10)道德 可解释为他力大道的功德,也可解释为世上普通人伦道德。两种解释都包括在内的看法似乎比较妥当。

 

【文科】 释尊讲述大悲摄化。这是其中开头总诫。
 

【讲义】 释尊对将会继他之后成佛的弥勒菩萨以及诸天人民说:就像刚才说过的,无量寿国的声闻、菩萨众的功德与智慧是说不完的。国土微妙安乐也已如上面所述。当我们想到人与国土都那样美好的时候,我们怎么能不领受阿弥陀佛所完成的善行,信受弥陀本愿念佛的他力自然救度,而求取成为无上下差别平等佛果之身,洞达无边际,见佛闻法,随意自在。大家应该提起精神,努力去追求。大家必须超越生死苦海,断除迷妄的羁绊,离去苦恼的世界,往生安乐国土。由于阿弥陀如来无碍光的力量,五恶趣之因就会断除,恶趣之门自然关闭,从而升至无上涅槃。安养净土是易往而无人的,实际上,只要是依弥陀本愿他力信心的救度,无论是谁,都会不逆不违地被弥陀本愿力自然、信心自然所牵引而轻易前往。只是一切众生为三毒烦恼所执,以致沉沦五恶之海,不信他力的道理,所以才会有所谓易往而无人的说法。为什么不把世事摆在一边,努力去追求本愿大道的功德?难道不知获得永劫不朽生命,即可体味无量寿之乐吗? 

 

第二项 三毒之诫
一、贪欲之苦

 

然世人薄俗(1),共诤不急之事。
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2),以自给济(3)。无尊、无卑、无贫、无富、少长、男女,共忧钱财,有无同然,忧思适等。屏营(4)愁苦,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有安时。

  

(1)薄俗 薄情的风俗。
  

(2)营务 勤务经营。指生活、工作。
  

(3)给济 供给济计。设法养活。
  

(4)屏营 忙碌得喘不过气来。

 

【文科】 前面教人抛弃世事,努力求法。下面说明世事何以令人厌恶。其中先说三毒,再说五恶。本项劝诫三毒中贪欲苦。这一段叙述其中求财苦。
 

【讲义】 把世事摆在一边去求道,必能得到长生不死之宝,快乐无量。然而此世人情薄似纸,只知竞争不当急的五欲上的满足。对这个极为险恶痛苦的世间,不生厌离,而只为养肉身,勤职务,忙碌于无常的生计。尊卑、贫富、男女、老幼一样,都在为财产操烦。有财产的惟恐失去,没有财产的希望拥有,有与无同样烦恼。他们疯狂地苦心焦虑,瞻前顾后,完全被欲心所驱使,终日奔波,没有一刻安宁。


Copyright @ 2010 净土宗祖庭-庐山龙泉寺网站 赣ICP备2022008825号-2 
南无阿弥陀佛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赣(2022)00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