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净宗经典净宗论注净宗传承极乐法音感恩念佛莲友专栏庐山龙泉寺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感恩念佛>>欢叙集>>欢叙集(1)>>
欢叙集(1)
添加时间:   作者:   点击:4959

                                       (一).致金玉居士

金玉表妹,你好:
    你12月10日来函, 12月18日已接悉,心喜的打开之后,读完有着难以言喻的欣跃,即使到了今天才有空提笔,再次读一次,那份喜悦仍一如前日。
    只是,我也必须恳切的告诉你,一切都辛苦了你,劳你增加了很多连络泫朴老师所经历的苦辛。
    我把你来信中,出之于真情流露的感受,再次显发出来:11月15日那天,给您寄出的回信后,当晚睡之前还在想:同样喊爸爸,但小儿口呼Dad比Father更亲昵。我想您对佛的感情不会愿意有丝毫的疏远或不足,想到您会宁愿象庄松那样一摔身躺倒在爸爸(佛)的身旁,而不愿丝毫的客气先问爸爸:“我躺在您的身边好吗?”想您不会接受用客气的“慈尊”来代替“慈父”。“众生也喜欢唱唱极乐世界极乐的歌。一路欢心一路歌,由心底唱出表达对佛的无限敬仰,无限感激,无限深情的心声。”
    你的这些至情发出的话,我用黄笔标示出来的时候,全身舒畅麻酥,读之再三,吟味再三。很高兴,你在11月15寄出信的时候,马上就体会“慈父”与“慈尊”的不同,想必你也收到将于明年一月刊出的《慈父与慈尊》一文。这篇文章,要感谢你提供了我一个最好的题材,这个题材极易被体会,以介绍佛对众生的疼爱与亲切。很奇妙地在那个时刻,我与一位住在台中的杨师姐联络上,她的体验联再写入《慈父与慈尊》,真是“绝配”!而更不可思议的,你在信中所提“庄松那样一摔身躺倒在爸爸(佛)的身旁”,杨师姐也在电话中提出这个例子!
    想想看!当一般人在以种种修持的方式念佛的时候,你、我、杨师姐还有其他同样领受佛大悲救度本愿的念佛人,却在互相倾诉欢喜踊跃,“一路欢心一路歌,由心底唱出表达对佛的无限敬仰,无限感激,无限深情的心声”,到底哪一种念佛才是佛我一体呢?
    法藏菩萨宏发超世的四十八愿,救度一切众生,其中的本愿,(第十八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释迦牟尼佛阐释本愿云,“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要知道,我们从“我”为出发点,去修持种种方式念佛是比较容易的,譬如朝山,三步一跪五步一拜,只要身体好是能做得到的;可是要能“信心欢喜”、“欢喜踊跃”,体会佛已代我完成了脱生死,纳入在“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内,无条件要送给我,而去领受这种大慈大悲的佛恩,是很难以做到的!
    你来信的这两段话,正是一个“信心决定”的可爱女孩,去依偎在佛的的身边,虽然你的身体仍在娑婆世界,实际上已进入极乐世界的报土(佛报身之土),而非泛泛念佛之临终往生极乐世界的化土(佛化身之土)。

    与佛相见,庆喜何极!
    归命弥陀慈父
    南无阿弥陀佛

                                                      李胜雄 合十敬上
                                                      1995、12、18

兄长钧鉴:
    过年前有收到由台中中连货运送达之《我们回家吧》,我也送几本给莲友看,他们看了都和我一样同感;念佛真会带给欢喜,那种欢喜,只有念佛人本身才体会得出来,如同十二月饮水,冷暧自知。
    平时我念佛很少念出声,当我无缘无故微笑时,我的莲友马上会对我说:“你正在念佛对不对?”我问她:“你怎知道我正在念佛?”她说:“我也是一样每天念佛,每天很快乐,那种快乐可以掩盖一切烦恼、气愤、痛苦。有时遇到困难、忧愁而苦时,念佛后反而能想出解决方法。我有时念佛会高兴得跳起来,你会不会?”我告诉她:“我和你一样有时会高兴得跳起来。”由此证明念佛真能欢喜。
    去年六次感到无法呼吸,心脏也快要停止,在生死边缘我没去找医生,只有念佛。这绝对不是迷信,我深信佛没来接我,我绝对不会死;我若会死,佛一定会事先通知我,让我有所准备才接我去。我深信佛会接引我到极乐国,极乐国才是我永远永远的家;回家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高兴尚嫌来不及,更别说会有什么恐惧,除非是我不相信佛,不相信有个极乐国。那种心情就像以前我在新庄塑胶厂上班,在过年时要回家团圆的心境一样。也许您会问我:难道你对亲友一点都不留念,连女儿也忍心抛下吗?唉!人生无常,能让我们想留就能留吗?亲情、友情仅止于今生今世而已,我们对亲友的关心也只能关心到今世,来世大家都换个身体,出生地点也不同,纵然相逢亦未必相识,只有到极乐国,才能生生世世在一起;也只有到极乐国,才能知道那些没有脱离生死轮回的亲友正生长在哪里?过得好吗?亦可设法指引他们返回极乐国。
    记得兄长曾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已曾出生过好几千万遍,但我们没有神通,故无法知道自己出生过几次的正确数目,仅能以无数次代表之。既然如此,不管我们以前出生是人、或畜牲、湿生、卵生,都有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这样累生累世算起来,这世界每个人都有可能是我们的前世父母、眷属,所以,只要是有生命的都要爱与关怀,就算是我受到对方伤害,亦不能生恨,因为对方亦有可能是前世父母,只不过大家各换个身体,变成不认识罢了,如果他们知道我是他们前世子女,爱护尚嫌来不及,岂会加以伤害我。若今世和他们相处过于恶劣,将来在极乐国见面,岂不是很不好意思。既然这世界所有有情众生都是累世的亲人,我更希望所有有情众生都能到极乐国,而兄长所著的《念佛的心情》及《我们回家吧》正是劝导大家往生极乐国的善书,能让更多人愿往生极乐国,功德无量。但这些文字仅能让懂得本国文字的人看,那外国人看不懂,而那些天上飞的鸟、地上走的动物、水里游的鱼更没机会看到这样的好书。所以我发愿先当菩萨,尽力学习当菩萨,唯有先当菩萨才能象观世音菩萨一样,化彼之同类,以彼之语言,令彼能知阿弥陀佛是何等的慈爱,极乐国又是何等的快乐。
    我深信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会指引非人类念佛,因为我曾耳闻鸡、狗、鹦鹉念佛往生火化后得舍利子,以及埋葬处长出一朵莲花之事迹;而我在大约六年前常听到屋外野生的麻雀、白头翁念阿弥陀佛,有时候是念阿弥陀佛,有时候是念南无阿弥陀佛,也有念观世音菩萨。我曾经把鸟会念佛的事告诉莲友,经莲友告特别留意后,证实鸟也会念佛,我才知道佛、菩萨是多么慈悲,连动物也要度,动物能往生西方人亦然。
    最后敬祝 钧安
                                                   愚妹 谦敬上
                                                   1999、3、9
 

阿谦大妹如握:
    您3/9来信收到后,奉读再三,感到非常欣喜。
    自一个多月前,在电话的联络中,您要我把最近所写的《能闻即是信》及《感应道交的一念》再多寄给您时,我就很想知道您最近的心路历程,所以请您写给我信。
    以前回嘉义时,我都会尽可能的将我所体会的念佛(请注意,我用‘念’字而不是‘唸’字),告诉您,而您也都能仔细听闻。现在,能相会时间较少,我特别利用此信的内容再有所倾诉,所说的是倾心而出,也许有些是您从未听过;也许有些必须深心去体会吟味乃能微笑的。
    先来谈“如人饮水,冷暧自知”:如在12月天,您在嘉义饮一杯水,我在台北也饮一杯水, 我们在电话中,互谈所饮之水有什么味道、温度、感觉 、气氛,您我会有共同的体会吗?不会的!因为您我各饮之水不同。如果同时也请在美国、大陆、或台中、屏东的友人各自饮各自的水,则更多人的体会又有更多的不同,对不对?如果大家都到嘉义,您拿出一壶水,大家都同饮,则就能所谈相应共鸣了。
    我们为什么能“念佛”?您为什么念佛能无缘无故微笑?这种微笑、快乐是您自已要让它显现出来的吗?是您念佛时,心中说:“微笑!微笑出来!快乐!快乐起来!”这样催促自已而造作的吗?仰或自然而然涌出的呢?相信那是自然而然的!那,表示这种“微笑”、“快乐”是被动的,不是自力去造作的;必须先有一件事物,让我们领受取得或心领意会,然后才会发生会心的微笑,也才能快乐。由此,我们来读《无量寿经》世尊说“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这“信心欢喜”,就是您信中所说的“微笑”“快乐”“欢喜”一样,是被动的,不是自已去造作的表现。然则,我们又为什么会有“信心欢喜”呢?因为法藏菩萨所发的四十八誓愿,已在十劫前完成,而成佛为“阿弥陀佛”,他成就的“极乐世界”及名号“南无阿弥陀佛”都已完成了,并且无条件的回向给我们众生,而我们有了这种由他来完成我们的往生,就是纳入在名号内,无条件的送给我们,只要我们心领意会的领受,就即得往生,而且住不退转,(“即得”是当下刹那),由于我们拥有这种“真实大利”,这就是我们能“信心欢喜”之道理所在。能起一念的心领意会,就是“南无”,我们就和佛的大悲心在一起,这就是“南无阿弥陀佛”的真义,也就是“闻其名号”,能“闻”的意义;“闻”不只是“听”,“闻”是心与心的相应共鸣,这样是“念佛”而不是单单的口唸哩!
    您说,这样是否较通常所说的“我相信佛,相信极乐世界”更为深信?与阿弥陀佛更为亲昵?更有丰富的感情呢?到了这种地步,连谈“信愿行”都是多余了!
    我写的《念佛的心情》与《我们回家吧》就是在说明佛对我的这份亲昵与慈爱。我们只须一念的体会,就在当下刹那即得往生,这也是“乃至一念”的意义。六年前,我曾向您说明,而您也表示信受认同,所以当您向我说参加佛七,看见三圣,不但眼动、唇动而且与您们同声念佛,我非常高兴,我们已往生报土了!证明了“乃至一念,即得往生”!
    您现在写“我深信佛会接引我到极乐国”,既然是“深信”,就是毫无疑虑、担心,对不对?我问您,这封信是3/9写的,您如果在接到我这封回信,假定从3/20起,每天再把这句话用笔写100次,您会写10天、20天30天……100天吗?您当然会写,但,您用得着写下去吗?对于“深信”的事,对于佛绝不骗我们,一定会来迎接的事,您如果还继续写,反过来说,难道这个“深信”,只是嘴皮子说说而已,其实心中还是虚虚的吗?否则,对于必然的,一定的事,何必再鼓励自已?所以“不期来迎”,心中不必期待佛来迎(因为一定会来),正是绝对信心的表现。
    有言“是真佛但说家常”,真正的体彻到“往生决定”!此生是最后身,都可以成佛了,无后顾之忧了!反而会仁民爱物,懒得去作恶,因为作恶变成没有意义,视今生所遇之亲友乃非常珍贵,而尽一份心力去珍爱,就像现在已夜晚三点了,我还认真的写这封信。生活就是饿了吃饭,困了睡觉,病了找医生,“感到无法呼吸,心脏也快要停止”向医生报告,验验血,有无贫血或缺钙,反正在保健之下赶快就医,佛本来就很重视“四事”的!《法华经》说“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为四事。《无量寿经》说:“常以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因之,除非病况恶劣到无药可医或已临终寿尽,否则平时应多加注意身体的健康,使能多劝人念佛,也免于亲友为自已的安康担心。
    我引《法华经》<如来寿量品>表示我读了世尊所形容他久远成佛,回想自已在六道生死苦海而警觉感叹!世尊形容:譬如把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祗的三千大千世界,把它们都抹成微尘,然后向东行,每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祗国放下一粒微尘,把所有微尘都放完,然后把这些所经过的世界,有放微尘及无放微尘的世界又通通抹为微尘,以一微尘当作一劫;他成佛的时间,较上面所说的时间,还要长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祗劫。一劫就有几千万年,把地球抹为微尘,一微尘当作一劫,这个时间的久远就无法形容了,况乎世尊所形容的久远时间呢?我读了之后,感到世尊那么久远前就已成佛,而我尚在这里轮回也已这么久,所遇到的佛也有无数亿,所修行的法门都有亿亿万万次,所修行的善也是无量无边的多,然而我为什么还在此轮回呢?就是我过去所修行的一切都因为我的能力劣弱,不堪几千万世的精进不懈而最后都失败了!现在,此生有幸,遇到了阿弥陀佛的本愿,他已代一切众生完成了得以往生他的极乐世界的所有功德、善根、因缘,并将此纳入在名号内,免费的、毫无条件的送给我!这下子,我今生已得蒙救度了!庆哉!幸哉!这个体会不必靠神通,是从自已自身去反省,去心领意会“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与我的关系,及对我无尽的慈爱疼惜就是了!当然,在这么久远的时间中,我与众生都有过亲友之缘,能想到此,当然是要互相亲爱才是。不过,在佛法进入中国以前,我们并不懂佛教所说的这些,可是我们从孔子的教导中,“孝悌忠信”本来就是在说这些了。所以知道与诸有情众生的亲爱,与懂得这些佛的教理无关;尊奉孔子的教导、师长父母的教导就足够的,所以不是“知”的不够,而是在于能行与不能行。
    佛之所以宏发四十八愿,成就我们的往生,成就名号,成就极乐世界,就是在一念之刹那即得往生,下一刹那就让我们能放心地、大安心地去遵行仁义道德,这才是他所乐于看到的!
    谢谢您这一段畜生类往生的说明使我更深体会《阿弥陀经》所说“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过阿僧劫说”。众生当然包括三恶道,连地狱、恶鬼的众生,他们的往生“皆是”阿鞞跋致了,况乎鸡狗鹦鹉与我们非常接近呢!而且他们的往生也“皆是” 阿鞞跋致哩!难道地狱、恶鬼或鸡狗等,甚至蟑螂、老鼠都因为行善累积功德吗?不然怎么能与我们在世的恶人或善人(也是众生)的往生同样“皆是” 阿鞞跋致呢?这就是在显明名号的不可思议功德力所促成的,不是地狱、饿鬼,鸡、狗、鹦鹉、蟑螂、老鼠自力去造作的,而是佛力(他力)所促成的。
    但是,众生往生“皆是” 阿鞞跋致,为什么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就是等觉菩萨)呢?而且又是多得无法计数,好象无量阿僧祗的数目那么多呢?这就是我在第一页所说的“如人饮水”的例子!如果每一众生按照自已的能力、善根、福德、因缘去念佛,就像各个众生各取一杯水而饮,各自体会与所得就会不同,而如果大家每一众生都接受自阿弥陀佛的救度,这种心情的念佛,就象都同饮一壶水,则品质同一,名号所具足的无上功德,每一众生所得到的都一样,真正的“众生平等”;因为名号是佛完成的,是佛果。领受名号即领受佛果,所以才能为“一生补处”(往生报土),以自已力量的念佛则为“阿鞞跋致”(往生化土)。
    此页用“唸佛”,“唸”字是因为您只听到鸡、狗、麻雀、白头翁等他们的“唸”声,所以用“唸”字(但可能就他们讲,他们是“念佛”)。“念”与“唸”您应已了解。这是为着让大家能体会而不得已的分别。就一个纯情的念佛人,没必要去想这些的。

                                                       兄胜雄 合十敬上
                                                       1999、3、4


Copyright @ 2010 净土宗祖庭-庐山龙泉寺网站 赣ICP备2022008825号-2 
南无阿弥陀佛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赣(2022)00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