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净宗经典净宗论注净宗传承极乐法音感恩念佛莲友专栏庐山龙泉寺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莲友专栏>>弥陀本愿名号>>五、附录一(实例)>>
五、附录一(实例)
添加时间:   作者:愿赋居士   点击:3313

    1、有一次到台中,坐上一部计程车,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女性司机,车内贴着一张“南无阿弥陀佛”,录音机也正播放这句佛号,显见她是一位虔诚的信佛弟子。
    她客气问我要前往的目的地,由于路程尚远,我就随口问她:“这位师姐,您在车内贴着佛号,录音机也播放着佛号,您是为着什么而这样做?”“这句佛号和您或我们有什么关系?”她顿了一下,回答说:“吔!我怎么从来没想到这个问题?”我再问“这句佛号您怎么念?”她说“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啊!”“那您怎么称呼您的父母呢?”她说“就叫爸爸、妈妈啊!”
    看她的年龄与样子,我问她孩子几岁了?她说一个三岁,另一个较小。我说:“师姐,那您下班回家,您的孩子看到您怎么称呼?”她说“叫妈妈啊!”我再说“您称呼您的母亲为妈妈!您的孩子看到您下班回来也叫您妈妈!同样是‘妈妈’两个字,您叫的心情和您孩子叫的心情,有没有一样?”
    她思考了一下说“不一样”,我又问“是什么不一样?”她再思考一下说:“我叫妈妈的心情,好像是因为她是母亲所以叫妈妈,而我孩子看到我下班回来,是跑着过来拥抱我,我是孩子的全部,全心全意地叫我妈妈!......哦!我知道怎么念佛了!谢谢您!”我说“对了!对了!”此时车子也到达目的地了。

 

    2、以种稻为例,通常我们有了一块耕地,先是翻土播种,然后灌溉施肥除草以至于收割而有稻粒。稻粒去壳去麸而成白米,再煮成白饭就可供我们止饥。我们生为人身,机会极其难得,加上我们寿命极其有限,就像一个正饥饿的人。我们如在饥饿中,要去耕作以迄收割煮饭,往往来不及就先饿死了。佛以大慈悲心故,他看到我们迷执,没有能力出离生死一再轮回受苦,就将我们可以成佛所须的一切功德、善根、福德、因缘、造作等,代我们完成,并通通纳入在“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内,“阿弥陀”就是无量寿、无量光明(光明就是安乐),也就是我们佛体的无量寿无量光明,让我们信受领纳以称念佛号就可即得往生到极乐净土进而成佛。就像看到我们正饥饿中,先给予我们一大碗的白饭吃饱而免于饿死,然后我们要去播种的就去播种,要去灌溉的就去灌溉,要去收割的就去收割。也就是让我们先获得免于再受轮回的真实永久生命,然后再去造福人类服务社会。
    烦恼是我们的本质,各人各有各自的维生环境与烦恼,不必刻意在乎这些,照父母师长教导我们的伦理道德,尽力尽本份去做就好,专称佛号,成就了稻米白饭,自然就会有稻草的。

 

    3、最近读到《佛学问答类编》的“净土篇”,发现提出的问题竟达约一千题,可见“单单念佛”竟非易事,而“阿母叫我念佛,我就念佛”,这种三岁小孩做得到的事,八十岁老翁反而做不到,确是事实矣!
    这些所提的问题中,有三项都高达数十题,主要为: .
    一、平时念佛要怎样修持,往生才有把握?念佛时心不能静,杂念妄想纷飞,有时似进,有时似退,无法以佛号压住贪嗔痴。二,临终病危痛苦非常,或发生意外,或妻小号哭,心神散乱,平时所念岂不前功尽失,仍然不能往生?三、为求生计,生活中无法万缘放下使念佛达到一心不乱,意识散开无法一心。如是,信愿行三资粮何时才能具足,才能往生?
    念佛之所以会产生这些疑虑,正显示我们以自己去努力追求,朝向一个遥远而崇高的目标前进;但由于每人根机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尤其自己是面对一种不可预知、不知效果的状态,更是忐忑不安。虽然有些人鼓励我们,譬如游泳,能游一百公尺的就尽力游,佛会在一百公尺处接你;能游五百公尺的就游五百公尺,佛会在五百公尺处救度你;能游一千公尺的就游一千公尺......等等,自己越努力,成就往生的等级越高,也就是你越能克服上述三项的困难,就越有成就。这是很符合我们“自作自受”的认知与经验。可是我们会担心一百公尺是尽了力吗?或要五百公尺或一千公尺才对?为使成就往生更高而越心力交瘁,疑虑百生。这种努力绝对没有错,也难能可贵。但,问题是:这是佛“同体大悲”的悲心吗?“无缘大慈”的绝对救度吗?
记得读过法然上人与弟子的一段话。法然上人问弟子“你们往生的信心和我相同吗?”有位弟子善信答“相同”。其他弟子说“弟子的智慧怎能与师父相比呢?”在争执不下时,法然上人说“如就每个人的能力来说,当然会有不同的,智慧不同、信心不同,往生也就不同了。如每人都能信知自己能往生,都是由佛的大悲愿心所赐给的,则每人的信心就相同了。”
    这就像坐船,我们在生死轮回的此岸,每人有高矮美丑贫富智愚之别,如要穿越大海到不再生死的彼岸,各自建造木筏木船渡海,能否到达彼岸也就不同了。佛号就像一艘坚固快捷的大轮船,不拒我们高矮美丑贫富智慧,通通免费搭载,我们只需信心欢喜踊跃登上就好了。这种“他作自受”,由阿弥陀佛完成的“弥陀号”大愿船开来了,而我们无需攀缘任何造作,就可免费搭乘,才是大慈大悲的本愿啊!在船上每人毫无差别的,都能在一举头顷到达彼岸,这也就是信心都相同的道理。

 

    4、某法师对于念佛的信心,表示“真信心念佛之心,即是童真之心;童真之心即本然天真之心;本然天真之心即是毫无造作之心;毫无造作之心即是绝对无我之心;无我之心即是无有计度之心;无有计度之心即是不存求解之心;不存求解之心即是即闻即信之心;即闻即信之心即是信受奉行之心;信受奉行之心即是脱口而出‘南无阿弥陀佛’之心;脱口而出‘南无阿弥陀佛’之心即是整个身心彻底归投阿弥陀佛,即是佛力摄取不舍、自然牵系,即是一念永念、不念而念、念而无念,是真精进。”他又说“有人实未获信,却装出信心欢喜的样子。信心欢喜是装不出,也不能装的。希望表现自己也具有信心欢喜者,一方面可能是虚饰心的促使给别人看,更可能是懈怠心促使以欺骗自己。未获信心者,即当严肃地承认面对这一事实,而努力追问自己疑虑之所在;多多拜读净土三经,尤其《无量寿经》;多读祖师大德信心的法语;多接触获信之善知识。再就是深心忏侮,仰求弥陀释尊之慈佑,必当获坚固金刚信心。要知道生死一事不能蒙混而得解脱!飘飘渺渺之信,似有似无之信,一遇逆缘或是痛苦,或遇他见异解之人非难质疑,就靠不住了!所以必当切切自问获信心否?安心决定否?”
对于什么才是“真信心的人”?某法师认为“绝不会有我必须做到如何如何,佛才愿救度我这样的想法。其信知佛力大慈大悲无条件救度!故在任何情况下,信心不失,以佛必不弃我自力的劣弱故。我有烦恼,有烦恼佛就不救吗?我造了恶业,佛即不再慈悲救度吗?哦!我就是这种具足烦恼的恶业凡夫;我虽是多么惭愧,对不住阿弥陀佛的救度!而也正因我是一个愚恶凡夫,所以阿弥陀佛的慈悲本愿名号,正是要救度我啊!真信心的人绝不会放纵为恶,其心必渐渐调柔,烦恼也就日渐淡薄。烦恼若和真信心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烦恼本空,而信心于佛完成的佛果名号则为真,一虚一实岂可为比?那些斤斤于自己烦恼多厚,恐不得往生之人,实在是未得信心的缘故了!”

 

    5、佛号既然是佛完成的,佛又是大慈大悲,绝对是毫无条件分别的要送给众生,我们常说佛号是“万德洪名”、“具足无上功德”、“我们的真如自性”。我们如果真能深切体会于此,则如某法师所说“念佛与万行更无差别,念佛即是万行,万行无非念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如日照大地,净秽好丑悉成金色。弥陀愿海,如众流赴海,万川一味,不可思议亦复如是。获信之人。举手投足、作息起止无非念佛。有声固是念,无声就不在念吗?明知、忆知为念,心不明了就不在念吗?醒觉在念,卧眠就不在念吗?清净安乐在念,烦恼现前就不在念吗?称佛、忆佛为念,闻经作观为念,庸务缠杂、忙碌奔波就不在念吗?当知一切时一切处无非在念,是为真念,方显真信;此非自力,全是佛力自然所牵系。若有真信,由于佛力之加护。凡夫不由自己的念,此即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之道理所在。有如入海之水流永无退回之理,入弥陀愿海亦复如是。但问信与不信,莫虑念与不念。信心之人,其愿自然悲切度大,其行自然精进勇猛,永无疲厌,以感佛恩故,多欢喜故。”

                          (待续)


Copyright @ 2010 净土宗祖庭-庐山龙泉寺网站 赣ICP备2022008825号-2 
南无阿弥陀佛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赣(2022)00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