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净宗经典净宗论注净宗传承极乐法音感恩念佛莲友专栏庐山龙泉寺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莲友专栏>>我读《佛说无量寿经》>>
我读《佛说无量寿经》
添加时间:   作者:王曼筠   点击:3580

                          ——拜闻“弘愿念佛”真教十年纪

    《佛说无量寿经》,令未断一毫惑之“诸有”众生得能直昇涅磐极果,是为我等逆谤尸骸开启回施永远不朽真生命的唯一圣教!追忆十年前,闻弥陀弘愿而初度披读时:我一字一泪,浑身颤抖,不觉中双膝跪地,如电流穿体……
    耆阇崛一会,诸圣云集,主伴“皆遵普贤大士之德”,庄严“还向”。释迦本师见大利故行发遣。脱逐机调引应身,五德显瑞,直垂久远实成之本地,大音声昭告:以“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为赌注发大誓愿的法藏菩萨成佛了!!!一切善恶凡夫皆得依此生彼净土,登阿鞞拔致位!“南无阿弥陀佛”是佛与众生同体正觉的果号!
    “南无阿弥陀佛”者,於佛乃集法报化一体之“实相身”、“为物身”、智慧、慈悲、方便无涯;於法则光明摄取,弥陀施行信作呼唤——“片言”
“一念”頃二利圆满;於僧见南无→阿弥陀佛处即成南无阿弥陀佛。“本系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三宝统归六字!
    弥陀愿海,九界不可思议,唯佛与佛乃能究尽。释迦本师於十七、十八大愿成就处展开净土一宗:“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而令)“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得)至心(而)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此乃能)除五逆,诽谤正法(之重罪宿业)。”而诸佛之能赞所赞——众生之能闻(能信能愿)所闻(所信所愿)皆是酬弥陀弘愿成就。故尔宗义即由“其佛本愿力,(令众生)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然)致不退转”四句偈所楷定之。
    如此“宗义”,是净土特色,是本经精神!流通分中,释迦本师再将一经结论咐嘱接班人弥勒当来下生佛弘传后世,“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使至圆至顿,奇特最胜,始点即是终点的时机纯熟之真教面目突显无遗!全他力救度的无碍大道由本经辉煌地展开。
    何谓“他力”?弥陀“以果地觉作众生因地心”也!善导释名号六字:“言南无者,即是皈命,亦是回向发愿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领受佛回施的“皈命发愿”处,即显“阿弥陀佛兆载永劫修行”利益——信愿行由佛完成,资粮岂得欠缺?!彻底超越了通途:“息虑以凝心,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之净土“要门”,昭示出“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的真实功德相!《往生论注》铮铮有声,道破“自利利他”的实质:“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若非佛力,四十八愿即是徒设!”
    何谓“救度”?“同化”耳!非局疗饥慰苦狭义可释。弥陀慈父给我们的是成佛的功德,要把我们变成和他一样。法界藏身阿弥陀佛,是诸佛觉体,众生佛性。经文:“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就是救度。提到佛和众生,我总会想起石墨和钻石,同一质地而性能、相状、功用差别无涯。救度的根本,如“欣厌”源自“贪嗔”——是立足众生之本然,转“全真成妄”为“全妄返真”。《观经》阐“念佛成佛”的原理:“诸佛如来(阿弥陀佛)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心想佛时,此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是心作(念)佛,是心是佛。”可见法藏成佛,万德洪名是净宗之体。蕅益祖师《要解》依此赞叹:“庄严一声阿弥陀佛,转劫浊为清净海会;转见浊为无量光;转烦恼浊为常寂光;转众生浊为无量寿。”“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於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而本经中五十三佛、应机圣众、乃至十方三世诸如来,莫不如是。
    何谓“无碍”?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万德,法为总持。印祖云:“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回归此法界。”弥陀酬“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弘誓所成之名号,统集八万法藏。无缘大悲为体的无条件救度,建立在一切众生的一切条件之上。由阿弥陀佛无著无碍的智慧来包容众生形形色色有著有碍的疑惑,方便恒顺“柔软左右旋”,接引各各就路还家——“皆悉到彼国”。
    如实观察,细细思维,摄生三愿(十八、十九、二十)无非广略相入,开合自在。余四十五愿亦不外诱引种种贪嗔来成就信愿。“特留此经”文曰:“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善导以四十八愿归一愿王:“一一愿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故祖德感极而叹:“极乐一尘”“阿弥一光”无不度生。“将错就错,西方极乐”!更有智者,归结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摄取众生,是“万门之门,无门为门”。
    何谓“时机纯熟之真教”?机无别涉,法亦“不假方便”也!换言之,即无条件“施”与无条件“受”直接吻合,当下欢喜踊跃——六字佛号不可思议功德之利大放光明!
    本经应机者,“皆是大圣,神通已达”。知恩报德,酬愿示现弘法。而凡夫被佛光摄取之当下,我却丝毫未见到“清净有戒者”
“曾更见世尊”“宿世见诸佛”……之痕迹。悲喜交集,衣毛为起的内在,竟然是:无力逃逝,挣扎绝望而念头死尽;是面对机法二种决定真实,再无选择余地……想不到救度之莲华开在十八层地狱底下,“狂心顿歇”於无可奈何处。
    对什么叫“悬崖撒手,绝后复苏”?什么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经历了一番从灵魂深处的体验。对《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也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些年,人们对净土宗“恶人正机”误会甚深。也难怪,凡夫骄慢的本质,焉能在妄心因缘中,认可“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之佛知见。大安法师经由百万佛七看到自己恶念迭生,我也曾因无法接受这“无恶不作,无作不恶”的自心相状,而下意识地频频摇头厌恶——惭愧、忏悔油然升起,名号如泉,喷涌不息……“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再被当成限制往生的条件,而显现出“灭罪”
“回心”的名号功德力。所以“恶人正机”不是要去作恶,而是被佛光照出本来是恶的真实。
    “时机纯熟真教”的《佛说无量寿经》,唯一法旨是“南无→阿弥陀佛”!往生在斯,对治秽土“五恶五痛五烧”,亦在斯,六字外无别法!“废恶修善”
“戒定慧”“六度万行”“十大愿王”功德皆由之显,非是有为造作可与比拟。印祖说:“世间善业不出轮回,比起信愿具足的净业,善也是恶。” 法照大师《五会》高唱:“成佛不劳诸善业,华台高坐念弥陀”!
    本经所开净土法门,从阿弥陀佛方面说“本愿救度”,从众生方面说“念佛往生”——母子相忆,互动而已!无可分别、争议事宜。
    何谓“本愿”?十年前,善知识为我比喻说,众生在生死海中挣扎,时时没顶——诸佛菩萨奋力教授:如何划水,如何换气……而闻者力不从心,危急万分。阿弥陀佛一言不发,纵身入海,将溺者托出水面,拥在怀中,柔声爱语:“依靠我吧!”这“依靠我”之法,便是“南无阿弥陀佛”,即本经“经体”。成就经体之“经宗”,便是十八愿王。依善导《六字释》,以“南无”代“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以“阿弥陀佛”代“乃至十念”,愿文即可看成“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南无阿弥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而其先决条件,是法藏“得佛”。就众生之领受,是“闻诸佛所咨嗟之佛名而能‘知’其讯,蒙其摄”,故曰“本愿名号正定业”。
    法然上人称此十七、十八愿为“选择本愿”。
    我莲宗诸祖皆判十八愿为根本大愿——愿王。
    然则,佛法以应机方能显功德利益,十九、二十乃至八万四千种方便恒顺皆为契众生根机,令信受十八愿所成的经体——名号。故尔,以“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为本怀的弥陀慈父,无缘大悲泯灭了众生的一切差别——“譬如劫水,弥漫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瀚,唯见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故,平等救度——才是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
    何谓“念佛”?南无→阿弥陀佛也!所念之佛,可以从“名”,也可以从“义”。有经文为证:十七因愿之“不悉咨嗟称我名者”,成就文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酬之。故尔,念佛名号,念佛慈悲,念佛智慧,念佛相好,念佛恩德……悉是念佛。名乎!义乎!广略相入而已。
    能念之相,可以是口称,也可以是身礼,心忆……《观经》下下品文:“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本经道场树文亦曰:“目睹其色,耳闻其音,鼻知其香,舌尝其味,身触其光,心以法缘。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转。”况净土诸经,於“相应”之前方便各有所趣。
    本来,莲宗诸祖多依《观经》下下品——用最胜之法来度最劣之机——传承口称佛名的教法,通常大家也习惯了用口称来规范“念佛”。我何以不惜笔墨,作此赘述?只因自己的心路未能遵此规范,也由之深感,万人万机是不可能被规范的。
    身为净宗行者,我曾经历了鲜明的“三愿转入”过程,从自力修“净业三福”,到半自半他的封闭式念佛,悲哀的看到凡妄心所做无不堕於“随缘杂善”,可说是竭尽精力而未见胜益。最后很形象地被逼上《观经疏》所喻之“二河白道”,在进也死,退也死,住也死处得闻本经所开显的弘愿真教,——是阿弥陀佛把罪恶累累、伤痕斑斑的游子拥入怀中……
    我未曾以称佛名作领受救度之前方便,倒是惊悉於四十八愿功德利益之当下,佛名号由口中喷涌不已!时至今日,我也从未想要刻意做什么,忆念、口称、读闻、书写、礼拜——已无须选择,皆随其自在。南无阿弥陀佛已经永远住进了我烦恼心的最深处。
    何谓“相应”的念佛?《往生论注》云:“彼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然有称名忆念,而无明犹在,而不满所愿者,何者?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又进一步开示其原由——“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又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说到底,是“闻不足”
“信不足”也!
    弥陀慈父於十八愿所惠赐之“至心”
“信乐”“欲生”三心,不少人将其当作对众生往生的要求,试问有哪位菩萨自己发愿是要依靠别人去完成呢?!
    龙树菩萨《易行品》偈:“若人愿作佛,心念阿弥陀,应时为现身,是故我皈命。”《净土十要》所附<莲华世界诗>中,优昙法师吟:“我念弥陀几许年,常思撇了别参禅。自从覿面相逢后,始信长空便是天。”可知,“信心”非众生意志所能造作,“皈命”
“不动摇”源自佛愿之真实——不是你能信,是你不得不信!尤其,佛力回施之“信”,反而是在你自认之“能信”彻底崩溃处方得以显现。体验虽为信之缘,而信心却是经由体验又超越体验的坚定仰赖。因为生灭心中的“月影”会随心水无常而变形、隐显,天上之真月才永不陨落!
    大家都念阿弥陀佛,而每个人心中的阿弥陀佛却不尽同。大多数行者仍看他是法藏菩萨——因“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未被认可,致使“名”
“义”乖离。
    真如之念,夏居莲老师所谓“弥陀念弥陀”,以无自心之义为佛之义。“都摄六根”亦不外——泯六根而超越之。
    无我仰信之“梨子滋味”——同心行者善思惟之。
    何谓“住不退转”?“摄取不舍”之利益也!其相状用一句俏皮话来形容:“孙猴子翻跟斗,跳不出如来手掌心”。
    净土宗,彼土证果,彼土成佛。纵本经应机者,凡夫还是凡夫。宿业习气深重,身心烦恼充满。然而,“南无”与“阿弥陀佛”凡圣同居之生命,罪恶起处即蒙救度。随犯随忏,忏而又忏......如《论注》云:“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焉可思议!”
    无能无奈的我,业力一现前就投降。之所以於往生能够安心,是因为业力和我,在佛力面前都投降。
    本经“弘愿念佛”,或者用我一贯的说法——“佛念”,其真实功德大利,使我这个一无所能、一无是处的劣弱凡夫,领略过“戒定慧”的风光;感受到“慈悲”、“智慧”之施益;体验了“顺逆皆方便”、“烦恼即菩提”、“以苦为师”的真谛;感念着“摄取不舍”、“自然之所牵”的恩德……这都是大慈悲父一次又一次把“机法两种决定真实”展现出来,做成我的“深信”。
    於“昇道无穷极”,我所见者,就是“机法两种决定深信”由相对方向延伸,再延伸……致令不因法之胜忘乎所以,不因机之劣疑惑佛智。法之至胜,机之至劣,做成念佛生命的凡圣同居,不迷失於“机法两种深信”,就不会迷失於南无阿弥陀佛!
    此《我读⟨佛说无量寿经⟩》,记我所证,述我所见。感戴佛恩,赞大愿海!若有闻者,亦愿“信为因”、“谤为缘”,同生净土,是我所盼。
    《论注》曰:“愚哉!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无自局分也!”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10 净土宗祖庭-庐山龙泉寺网站 赣ICP备2022008825号-2 
南无阿弥陀佛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赣(2022)00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