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净宗经典净宗论注净宗传承极乐法音感恩念佛莲友专栏庐山龙泉寺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一念多念文意>>
一念多念文意
添加时间:   作者:亲鸾   点击:4328

                                   收录於大正藏第八十三册
一、不可以为「一念」是谬误之事
(一)、 善导、往生礼赞之文
  恒愿一切临终时 胜缘胜境悉现前
  「恒」者不绝之心也,随机随时亦须愿也。今「恒」者非是「常」之义,「常」者常住而无间隙之意也,于时不绝,于处不隔不嫌,谓之常也。
  「一切临终时」者:愿生极乐之诸众生,直至临终之时也。
  「胜缘、胜境」者:思欲见佛、见光、闻异香、遇善知识之劝也。
  「悉现前」者:愿种种殊胜之事现于眼前也。

(二)、大经第十八愿之文

  《无量寿经》中或说:诸有众生 闻其名号 信心欢喜 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 愿生彼国 即得往生 住不退转
  「诸有众生」者:十方诸众生之意也。
  「闻其名号」者:言闻本愿之名号也。
  「闻」者:闻本愿无疑心谓之闻。又「闻」者:显信心之法也。
  「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者:「信心」者:闻如来之誓愿而无疑之心也。「欢喜」者:「欢」者使身欢;「喜」者使心喜也。得应得之事,预先欢喜之意也。「乃至」者:多少、久近、前后,皆兼摄之语也。
「一念」者:显明得信心时刻极促之意也。

    「至心回向」者:「至心」者「真实」之语也。真实者:阿弥陀如来之心也。「回向」者:以本愿名号赐与十方众生之法也。

  「愿生彼国」者:「愿生」者诸众生愿生本愿之报土也。「彼国」者安乐国也。

    「即得往生」者:「即」者立即也,不经时、不隔日也;又「即」者就也,就定于其位之语也。「得」者得应得之事也,得真实信心者,即无碍光佛之心中,摄取不舍也。「摄」者摄护,「取」者迎取;摄取之时,即不隔时日,决定就于正定聚之位,此言「得往生」也。

(三)、 大经第十一愿之文
  然则「必至灭度」之誓愿者,《大经》说其愿言:设我得佛 国中人天 不住定聚 必至灭度者 不取正觉

(四)、如来会第十一愿之文
  又《经》说誓言:若我成佛 国中有情 若不决定 成等正觉  证大涅槃者 不取菩提

(五)、大经第十一愿成就之文
  释迦如来说此愿之成就言:其有众生 生彼国者 皆悉住于 正定之聚  所以者何 彼佛国中 无诸邪聚 及不定聚
  此等之文意者:「设使我成佛,国中之人天,不住于定聚,而必至于灭度者,不成佛」之誓意也。
  又誓言:「若我成佛者,国中之有情,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成佛。」
  法藏菩萨如斯之誓,释迦如来为五浊之吾等所说之文意者:「夫有众生,愿生于彼国之人,皆悉住于正定之聚。何以故?彼佛国之内,无种种之邪聚,及不定聚也。」观此二尊之法,言「即往生」者:以定于正定聚之位,谓之「住不退转」也。定于此位者,成为必至无上涅槃之身故,说「成等正觉」、亦说「至阿毗跋致」、「至阿惟越致」、亦言「即时入必定」也。此真实信乐者,他力横超之金刚心也。

(六)、大经次如弥勒之文
  然则念佛之人者,《大经》说:次如弥勒
  「弥勒」者:竖之金刚心之菩萨也。
  「竖」者:竖纵也,圣道自力之难行道之人也。
  「横」者:横超也,此是乘佛大愿业力之船者,横超生死之大海,著于真实报土之岸也。
  「次如弥勒」者:「次」者近也,「近」者,弥勒乃是当至大涅槃之人也,故言「如弥勒涅「。念佛信心之人,亦近于大涅槃也。「如「者:他力信乐之人,此世之中,登不退之位,必开大涅槃之证,如同弥勒也。

(七)、 天亲、净土论之文
  《净土论》曰:经言: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此是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
  此文之意者:「若人但闻彼国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之人,及已得往生之人,即入正定聚;此是闻彼国之名字,定成佛事,安可思议耶?」
  安乐净土之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之德,不求不知之中,使信心之人得之,应知。

(八) 王日休之文
  又王日休曰:念佛众生,便同弥勒。
  「念佛众生」者:得金刚信心之人也。
  「便」者:即也,方便也;依信心之方便,便使住于正定聚之位故也。
  「同」者:念佛之人,至无上涅槃,言与弥勒同等之人也。

(九)、 观经若念佛者之文
  又《观经》言: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
  此者如来以「芬陀利华」譬喻「念佛人」也。赞叹此华,谓之人中「上上华」也、「好华」也、「妙好华」也、「希有华」也、「最胜华」也。

(十)、 善导、散善义之语
  光明寺和尚之释中,赞叹念佛之人,谓之「上上人」、「好人」、「妙好人」、「希有人」、「最胜人」也。

(十一)、 善导、观念法门之文
  又教导现生护念之利益云: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此亦是现生护念增上缘。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者:唯有专信阿弥陀佛也。
  「彼佛心光」者:无碍光佛之心也。
  「常照是人」者:「常」者常住、无间、不绝也;「照」者不嫌时、不隔处、无间断,常照护真实信心之人也。彼佛心常无间照护故,弥陀佛名谓不断光佛也。「是人」者:是者对非之语也。以真实信乐之人,谓之是人;虚假疑惑之人,谓之非人。非人者:被嫌恶为非人也;是人者:谓之善人也。
  「摄护不舍」者:「摄」者摄取;「护」者不隔处、不限时、不嫌人;有信心之人者,守护无间断也。言护者:不为异学、异见之辈所破坏;不为别解、别行之人所障碍;不为天魔、波旬所犯;恶鬼、恶神无恼乱也。
  「不舍」者:信心之人,被摄护于智慧光佛之心中,心光之中,无有舍时:为使人知此也。
  「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者:「总」者皆也。「余杂业」者:种种善业也。修杂行、好杂修之人者,总皆不言照摄、守护也。是即非本愿之行者故,应知不蒙摄取之利益,此世不守护也。
  「此亦是现生护念」者:于此世蒙护念也。
  本愿业力是信心人之强缘故,言「增上缘」也。
  喜得信心之人,《经》说「与诸如来等」。

(十二)、 源信、往生要集之文
  首楞严院之源信和尚曰:我亦在彼 摄取之中 烦恼障眼 虽不能见  大悲无倦 常照我身

(十三)、大经付嘱弥勒之文
  其有得闻 彼佛名号 欢喜踊跃 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 为得大利 则是具足 无上功德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者:释尊说言:「应信本愿之名号」也。
  「欢喜踊跃,乃至一念」者:「欢喜」者:得应得之事,预先欢喜之心也。「踊」者:踊于天,「跃」者:跃于地;喜心无极之貌也,显庆乐之情状也。「庆」者:得应得之后而欢喜之意也;「乐」者:喜乐也;此是显得正定聚之貌也。「乃至」者:显示称名遍数之无定也。
  「一念」者:功德之极,一念之中,万德悉备,万善皆摄也。
  「当知此人」者:信心之人也。
  「为得大利」者:证无上涅槃故,言「则是具足无上功德」。「则」者法则也,信弥陀本愿,一念之间,必定不求而得无上功德,不知而得广大利益也,自然即开种种证悟之法则也。此自然之状态者,则也;自然之法则也。「法则」者:自始非行者之计度,为使知本来自然蒙受不可思议利益之情状,谓之法则,显明得一念信心之人,其自然之状态,谓之法则。

(十四)、 大经第十一愿之语
  《经》言:无诸邪聚 及不定聚
  「无诸邪聚」者:谓「报土中无杂行、杂修、万善、万行之人也。」
  「不定聚」者:谓「报土中无自力之念佛人,及疑惑之念佛人也。」
  唯「正定聚」之人,方生真实报土也。

(十五)、 结
  以上之文者,是「一念」之证文也。言不尽意,当以此推量也。

二、不可以为「多念」是谬误之事

(一)、 大经第十八愿之语
  本愿文有「乃至十念」之誓。当知已有「十念」之誓言,即是不限于一念;何况「乃至」之誓,不限定称名之数目,显示此誓愿即是易往、易行之道,大慈、大悲之无极也。

(二)、 小经一日七日之文
  《阿弥陀经》中,释迦如来置言:一日乃至七日称名号
  此《经》谓之「无问自说经」,无人请问,如来自说此《经》,此即释尊欲彰显出世本怀,故言「无问自说」也。弥陀选择之本愿、十方诸佛之证诚、诸佛出世之本怀、恒沙如来之护念者,为彰显「诸佛咨嗟之誓」也。

(三)、 大经第十七愿之文
  诸佛称名之誓愿,《大经》言:设我得佛 十方世界 无量诸佛 不悉咨嗟 称我名者 不取正觉
  此悲愿之意者:「设使我成佛者,十方世界无量之诸佛,悉皆咨嗟,称我名号;若不如此,誓不成佛」也。
  「咨嗟」者:为诸佛所赞叹也。

(四)、 善导、散善义之文
  一心专念 弥陀名号 行住坐卧 不问时节久近 念念不舍者 是名正定之业 顺彼佛愿故
  「一心专念」者:「一心」者金刚之信心也。「专念」者一向专修也。「一向」者:不移于余善,不念余佛。「专修」者:无二心专修本愿名号也。「修」者:心之不定,修缮恢复也。「专」者专一也,「专一」者:不移于余善他佛之心也。
  「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者:「时」者十二时也。「节」者十二月四季也。不择时故,不隔不净之时也。不嫌诸事故,谓之「不问」也。
  「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者:判定信弘誓为报土之业因,名正定之业,言顺佛愿故也。

(五)、 善导、散善义之语
  诤论一念、多念之人者,谓之「异学、别解之人」也。
  「异学」者:趋圣道、外道;修余行、念余佛;择吉日良辰;务卜占祭祀之人。此外道也,此偏倚自力者也。
  「别解」者:虽念佛,不凭他力也。「别」者:一物分为二之语也。「解」者:悟也、解也;虽念佛,以为是自力,故曰「别解」也。
  又好助业之人,是即励自力之人也。「自力」者:凭靠自身、凭靠自心、励自己之力、凭靠自己种种善根之人也。

(六)、 善导、法事赞之文
  上尽一形至十念 三念五念佛来迎
  直为弥陀弘誓重 致使凡夫念即生
  「上尽一形」者:「上」者上也、进也、登也、直至命终也;念佛直至命终也。
  十念、三念、五念之人,佛来迎接者:显明不依念佛之遍数也。
  「直为弥陀弘誓重」者:「直」者正也,如来之直说也,显明诸佛出世之本意,谓之直说也。「为」者:用也、定也、彼也、此也、会也;会者形之意也。「重」者:重重也、重量也、厚重也。诸佛出世之本意者,用定在于誓愿也,当思重重为誓愿之名号,为使知此也。

(七)、 大经出世本怀之文
  然则《大经》言:如来所以兴出于世,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此文之意者:「如来」者:诸佛也。「所以」者:原故之语也。「兴出于世」者:佛出现于世间也。「欲」者:志愿也。「拯」者:救也。「群萌」者:一切众生也。「惠」者:施与之意也。
  「真实之利」者:弥陀之誓愿也。然则诸佛出世之原故者,说弥陀之愿力,欲惠救一切众生,以为本怀故,言为「真实之利」也。此谓之「诸佛出世之直说」也。
  凡八万四千法门,皆是净土方便之善也,此谓「要门」,此名「假门」。此要门、假门者,即《观无量寿经》一部所说之定善、散善是也。「定善」者:十三观也;「散善」者:三福、九品之诸善也。此皆净土方便之要门也,亦谓假门。从此要门、假门,劝诱一切众生,教导引入本愿一乘、圆融无碍、真实功德大宝海故,所有自力之善业者,谓之「方便之门」也。今所言「一乘」者:本愿也。「圆融」者:所有功德善根,充满无缺,自在之意也。「无碍」者:不为烦恼、恶业所障碍、破坏也。「真实功德」者:名号也。一实真如之妙理圆满故,譬如大宝海也。「一实真如」者:无上大涅槃也。涅槃即法性也,法性即如来也。「宝海」者:一切众生,不嫌、不障、不隔而引导,譬如大海水之不隔也。从此一如宝海显形,名为法藏菩萨,发无碍之誓为因,而成阿弥陀佛故,谓之「报身如来」也;此名「尽十方无碍光佛」也;此如来亦名「南无不可思议光佛」也;此如来谓之「方便法身」也。「方便」者:显形示名,使众生知也;即阿弥陀佛也。此如来者光明也;光明者智慧也;智慧者光之相也。智慧亦是无形故,谓之「不可思议光佛」也。此如来充满十方微尘世界故,谓之「无边光佛」。故世亲菩萨名之谓「尽十方无碍光如来」也。

(八)、 天亲、净土论之文
  《净土论》云:
  观佛本愿力 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 功德大宝海
  「观」者:存念本愿力于心中也;亦是知之意也。
  「遇」者:信本愿力也。
  「无空过者」:有信心之人,无虚度生死也。
  「功德」者:名号也。
  「大宝海」者:所有善根功德,充满之极,譬如大海。为使知信者心中,速疾满足此功德也。
  然则金刚心之人者,不知不求,功德大宝,满入其身故,譬如大宝海也。

(九)、 善导、法事赞之文
  致使凡夫念即生
  「致」者:为旨也;为旨者:以此为本之语也。至也,至者至实报土也。
  「使」者:使然也。
  「凡夫」者:我等也。应以信乐本愿力为旨也。
  「念」者:弥陀之誓愿,信而无二心也。
  「即」者:立即也,不隔时、不隔日,定于正定聚之位,谓之「即生」也。
  「生」者:往生,此谓之「念即生」也。
  又「即」者就也,就者必定登位之身也;世俗亦言:登王位谓之即位。「位」者:地位也,如东宫之位;登王位者即位也;此即言至无上大涅槃也。誓言:「信心之人,至正定聚,必至灭度」也。此谓之「致」;「为旨」者:以开涅槃之证悟为旨也。
  「凡夫」者:无明、烦恼充满吾等之身,欲深「重,嫉妒心多,无有间断,直至临终之一念,不止、不消、不绝者:「水火二河之譬」已有说明。如斯卑贱之吾等,于愿力之白道,渐行一分、二分,摄取于无碍光佛之光明心中故,必至安乐净土,与弥陀如来同为彼正觉华化生,使开大般涅槃之证悟为旨也。此谓之「致使凡夫念即生」也。
  水火二河譬喻⟩言「行一分、二分」者:经过一年、二年之譬喻也。
  诸佛出世之直说、如来成道之素怀者:以使凡夫念弥陀本愿而即生为旨也。

(十)、 善导、往生礼赞之文

  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
  此谓信知弥陀誓愿之意也。
  「信」者:金刚心也
  「知」者:知引导烦恼、恶业之众生也。又「知」者观也,浮于心而思为观;浮于意而识为知也。
  「及称名号」者:「及」者兼之意也。「称」者称名也;又称者秤之意也,定物之轻重也;谓闻称名号十声、一声,无一念之疑心者,往生实报土之意也。亦《阿弥陀经》之「七日或若一日,应称名号」之意也。

(十一)、 结

  此者「多念」之证文也,虽言不尽意,不可有一念、多念之诤论,当以此推量也。
  净土真宗之旨者:谓之「念佛往生」也,绝不言「一念往生、多念往生」,以此可知。
  南无阿弥陀佛

【奥书】(跋)

  乡村之大众,不知文字之意义,卑贱、愚痴无极故,为使易读易晓,同一之事,屡屡重复书写;有识之人,定感滑稽,而生讥嘲。然而不顾遗笑大方,专为愚蒙之人,易闻易解而记之也。
                         正嘉元岁丁巳(一二五七)八月六日书写之
                                            愚秃 亲鸾 八十五岁

上一篇: 唯信钞文意

下一篇: 尊号真像铭文


Copyright @ 2010 净土宗祖庭-庐山龙泉寺网站 赣ICP备2022008825号-2 
南无阿弥陀佛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赣(2022)00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