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净宗经典净宗论注净宗传承极乐法音感恩念佛莲友专栏庐山龙泉寺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第五章 显净土「真佛土」>>
第五章 显净土「真佛土」
添加时间:   作者:亲鸾大师   点击:4627

【一、标举】 光明无量之愿 寿命无量之愿

【二、真佛真土】

〔一、真佛土标定〕 谨按真佛土者:「佛」者则是不可思议光如来,「土」者亦是无量光明土也。然则酬报大悲誓愿故,曰「真报佛土」。

〔二、真佛土本源〕 既而有愿,即光明寿命之愿是也。

【三、经文引证】

〔一、大无量寿经三文〕

 (一)、《大经》言: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二)、又愿言: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三)、愿成就文言: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若在三途勤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无量寿佛,光明显赫,照耀十方,诸佛国土,莫不闻焉。不但我今称其光明,一切诸佛、声闻、缘觉诸菩萨众,咸共叹誉,亦复如是。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为诸菩萨、声闻大众,所共叹誉,称其功德,至其然后得佛道时,普为十方诸佛菩萨,叹其光明,亦如今也。佛言:我说无量寿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昼夜一劫,尚未能尽。 佛语阿难:无量寿佛,寿命长久,不可胜计,汝宁知乎!假使十方世界无量众生,皆得人身,悉令成就声闻、缘觉,都共集会,禅思一心。竭其智力,于百千万劫,悉共推算,计其寿命长远之数,不能穷尽知其限极。

〔二、如来会一文〕 《无量寿如来会》言:阿难!以是义故,无量寿佛复有异名:谓无量光、无边光、无著光、无碍光、光照王、端严光、爱光、喜光、可观光、不可思议光、无等不可称量光、蔽日光、蔽月光、掩夺日月光。彼之光明,清净广大,普令众生,身心悦乐。复令一切余佛刹中。天龙夜叉阿修罗等,皆得欢悦。

〔三、平等觉经一文〕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言: 速疾超便可到 安乐国之世界 至无量光明土 供养于无数佛

〔四、大阿弥陀经一文〕 《佛说诸佛阿弥陀三那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言(友谦译):佛言:阿弥陀佛光明,最尊第一无比,诸佛光明皆所不及也。八方上下无央数诸佛中,有佛顶中光明照七丈,有佛顶中光明照一里,有佛顶中光明照二百万佛国。佛言:诸八方上下,无央数佛顶中光明所炎照,皆如是也;阿弥陀佛顶中光明所炎照,千万佛国。所以诸佛光明所照有近远者何?本其前世宿命求道为菩萨,照所愿功德各自有大小,至其然后作佛时,各自得之。是故令光明转不同等,诸佛威神同等耳。自在意所欲,作为不豫计,阿弥陀佛光明所照最大,诸佛光明皆所不能及也。佛称誉阿弥陀佛光明极善:阿弥陀佛光明,极善善中明好,其快无比,绝殊无极也;阿弥陀佛光明清洁,无瑕秽无缺减也;阿弥陀佛光明殊好,胜于日月之明百千亿万北;诸佛光明中之极明也;光明中之极好也;光明中之极雄杰也;光明中之快善也;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之中极尊也;光明中之最明无极也;炎照诸无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常大明。诸有人民、飞、蠕动之类,莫不见阿弥陀佛光明也。见者莫不慈心欢喜者,世间诸有淫、嗔怒、愚痴者,见阿弥陀佛光明莫不作善也。诸在泥梨禽兽、辟荔、考掠勤苦之处,见阿弥陀佛光明,至皆休止不复得治,死后莫不得解脱忧苦者也。阿弥陀佛光明名号,闻八方上下,无穷无极无央数诸佛国,诸天人民莫不闻知,闻知者莫不度脱也。佛言:不独我称誉阿弥陀佛光明也,八方上下,无央数佛、辟支佛、菩萨、阿罗汉所称誉皆如是。佛言:其有人民善男子善女人,闻阿弥陀佛声,称誉光明,朝暮常称誉其光好,至心不断绝,在心所愿,往生阿弥陀佛国。

〔五、真言经一文〕 《不空索神变真言经》言:汝当生处,是阿弥陀佛清净报土,莲华化生,常见诸佛,证诸法忍,寿命无量百千劫数,直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退转,我常护。

〔六、北本涅槃经十三文〕

(一)、《涅槃经》言:又解脱者名曰「虚无」,虚无即是解脱,解脱即是如来,如来即是虚无,非作所作。真解脱不生不灭,是故解脱即是如来。如来亦尔,不生不灭、不老不死、不破不坏,非有为法,以是义故,名曰:如来入大涅槃。乃至又解脱者名无上上;无上上者即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若得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无爱无疑,无爱无疑即是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如来者即是涅槃;涅槃者即是无尽;无尽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决定;决定者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若涅槃、佛性、决定、如来,是一义者,云何说言有三归依?佛告迦叶:善男子!一切众生,怖畏生死,故求三归,以三归故,则知佛性、决定、涅槃、善男子!有法名一义异,有法名义俱异。「名一义异」者,佛常、法常、比丘僧常,涅槃,虚空,皆亦是常,是名名一义异。「名义俱异」者,佛名为「觉」,法名「不觉」,僧名「和合」,涅槃名「解脱」,虚空名「非善」,亦名「无碍」,是为名义俱异。善男子!三归依者亦复如是。

 (二)、又言:光明者名不羸劣,不羸劣者名曰「如来」。又光明者名为「智慧」。

 (三)、又言:善男子!一切有为皆是无常,虚空无为,是故为常。佛性无为,是故为常。虚空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如来者即是无为;无为者即是常;常者即是法;法者即是僧;僧即无为;无为者即是常。 善男子!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众病皆除,所有诸药悉入其中。善男子!佛亦如是,从佛出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犹如醍醐。言「醍醐」者,喻于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善男子!如是义故,说言:如来所有功德,无量无边不可称计。

 (四)、又言:善男子,道有二种:一者常,二者无常,菩萨之相亦有二种:一者常,二者无常。涅槃亦尔,外道道名为「无常」,内道道者名之为「常」。声闻缘觉所有菩提,名为无常;菩萨诸佛所有菩提,名之为「常」。外解脱者名为「无常」,内解脱者名之为「常」。善男子!道与菩提及以涅槃,悉名为「常」。一切众生,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无慧眼故,不能得见。而诸众生,为欲见故,修戒定慧;以修行故,见道菩提,及以涅槃;是名菩萨「得道、菩提、涅槃」。道之性相,实不生灭,以是义故不可捉持,道者虽无色像可见,称量可知,而实有用。如众生心,虽非是色,非长非短,非粗非细,非缚非解,非见法,而亦是有。

 (五)、又言:善男子!有大乐故名「大涅槃」,涅槃无乐,以四乐故名「大涅槃」。何等为四? 一者:断诸乐故,不断乐者则名为「苦」,若有苦者不名「大乐」。以断乐故则无有苦,无苦无乐乃名「大乐」;涅槃之性无苦无乐,是故涅槃名「大乐」,以是义故名「大涅槃」。复次善男子,乐有二种:一者凡夫,二者诸佛。凡夫乐无常败坏,是故无乐。诸佛常乐,无有变易,故名大乐。复次善男子,有三种受:一者苦受,二者乐受,三者不苦不乐受。不苦不乐是亦为苦,涅槃虽同不苦不乐,然名「大乐」,以大乐故,名「大涅槃」。 二者:大寂静故名为「大乐」,涅槃之性是大寂静,何以故?远离一切愦闹法故,以大寂故名「大涅槃」。 三者:一切知故名为「大乐」,非一切知不名大乐,诸佛如来一切知故名为大乐,以大乐故名「大涅槃」。 四者:身不坏故名为「大乐」,身苦可坏则不名「乐」,如来之身金刚无坏,非烦恼身无常之身,故名「大乐」,以「大乐」故名「大涅槃」。

 (六)、又言:不可称量不可思议故,得名为「大般涅槃」,以纯净故名「大涅槃」,云何纯净?净有四种:何等为四? 一者:二十五有名为「不净」,能永断故得名为「净」,净即涅槃;如是涅槃亦得名「有」,而是涅槃实非是有,诸佛如来随世俗故,说「涅槃有」。譬如世人非父言「父」,非母言「母」,实非父母而言父母。涅槃亦尔,随世俗故,说言:「诸佛有大涅槃」。 二者:业清净故,一切凡夫业不清净故无涅槃,诸佛如来业清净故,故名「大净」;以大净故名「大涅槃」。 三者:身清净故,身若无常则名「不净」,如来身常故名「大净」,以大净故名「大涅槃」。 四者:心清净故,心若有漏名曰「不净」,佛心无漏故名「大净」。以大净故名「大涅槃」。善男子!是名「善男子善女人」。

 (七)、又言:善男子!诸佛如来烦恼不起,是名「涅槃」。所有智慧于法无碍,是为「如来」,如来非是凡夫、声闻、缘觉、菩萨,是名「佛性」。如来身心、智慧,遍满无量无边阿僧祇土,无所障碍,是名虚空。如来常住无有变易,名曰「实相」。以是义故,如来实不毕竟涅槃,是名「菩萨」。

(八)、又言:迦叶菩萨言:世尊!佛性者常,犹如虚空,何故如来说言「未来」?如来,若言「阐提辈无善法」者,一阐提辈于其同学、同师、父母、亲族、妻子,岂当不生爱念心耶!如其生者,非是善乎?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快发斯问,佛性者犹如虚空,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一切众生有三种身,所谓过去未来现在。众生未来具足庄严清净之身,而得见佛性,是故我言:「佛性未来」。善男子!或为众生,或时说因为果,或时说果为因。是故经中,说命为食,见色名触,未来身净故说佛性。 世尊!如佛所说,义如是者,何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善男子!众生佛性虽现在无,不可言「无」,如虚空性,虽现在无,不得言「无」。一切众生虽复无常,而是佛性常住无变,是故我于此经中说:「众生佛性非内非外,犹如虚空非内非外」。如其虚空有内外者,虚空不名为「一」为「常」,亦不得言「一切处有」。虚空虽复非内非外,而诸众生悉皆有之,众生佛性亦复如是。如汝等言:一阐提辈,若有身业、口业、意业、取业、求业、施业、解业如是等业,悉是邪业。何以故?不求因果故。善男子!如诃梨勒果根、茎、枝、叶、华、实悉苦,一阐提业亦复如是。

(九)、又言:善男子!如来具足知诸根力,是故善解分别众生上中下根,能知是人转下作中,能知是人转中作上,能知是人转上作中,能知是人转中作下;是故当知,众生根性无有决定。以无定故,或断善根,断已还生。若诸众生,根性定者,终不先断,断已复生;亦不应说:一阐提辈,堕于地狱寿命一劫。善男子!是故如来说一切法无有定相。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具足知诸根力,定知「善星当断善根」,以何因缘听其出家? 佛言:善男子!我于往昔初出家时,吾弟难陀、从弟阿难、提婆达多、子罗罗,如是等辈,皆悉随我出家修道,我若不听善星出家,其人次当得绍王位;其力自在,当坏佛法,以是因缘,我便听其出家修道。善男子!善星比丘若不出家,亦断善根,于无量世都无利益。今出家已虽断善根,能受持戒,供养恭敬耆旧、长宿、有德之人,修习初禅乃至四禅,是名「善因」。如是善因,能生善法,善法既生,能修习道,既修习道,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我听善星出家。善男子!若我不听善星比丘出家受戒,则不得称我为:「如来具足十力」。乃至善男子!如来善知众生如是上、中、下根,是故称:「佛具知根力」。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具足是知根力,是故能知一切众生上、中、下根,利钝差别,随人随意随时故,名如来「知诸根力」。乃至或有说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一阐提等,皆有佛性」。乃至如来世尊,为国土故,为时节故,为他语故,为人故,为众根故,于一法中作二种说,于一名法说无量名,于一义中说无量名,于无量义说无量名。 云何「一名说无量名」?犹如「涅槃」,亦名涅槃,亦名无生,亦名无出,亦名无作,亦名无为,亦名归依,亦名窟宅,亦名解脱,亦名光明,亦名灯明,亦名彼岸,亦名无畏,亦名无退,亦名安处,亦名寂静,亦名无相,亦名无二,亦名一行,亦名清凉,亦名无暗,亦名无碍,亦名无诤,亦名无浊,亦名广大,亦名甘露,亦名吉祥,是名「一名作无量名」。 云何「一义说无量名」?犹如帝释。乃至云何于「无量义说无量名」?如佛如来,名为「如来」,义异名异;亦名「阿罗呵」,义异名异;亦名「三藐三佛陀」,义异名异;亦名船师,亦名导师,亦名正觉,亦名明行足,亦名大师子王,亦名沙门,亦名婆罗门,亦名寂静,亦名施主,亦名到彼岸,亦名大医王,亦名大象王,亦名大龙王,亦名施眼,亦名大力士,亦名大无畏,亦名宝聚,亦名商主,亦名得解脱,亦名大丈夫,亦名天人师,亦名大芬陀利,亦名独无等侣,亦名大福田,亦名大智海、亦名无相,亦名具足八智,如是一切义异名异。善男子!是名「无量义中说无量名」。 复有「一义说无量名」,所谓如阴,亦名为阴,亦名颠倒,亦名为谛,亦名为四念处,亦名四食,亦名四识住处,亦名为有,亦名为道,亦名为时,亦名为众生,亦名为世,亦名第一义,亦名三修,谓身戒心,亦名因果,亦名烦恼,亦名解脱,亦名十二因缘,亦名声闻辟支佛,亦名地狱饿鬼畜牲人天,亦名过去现在未来,是名「一亦说无量名」。 善男子!如来世尊,为众生故,广中说略,略中说广。第一义谛说为「世谛」,说世谛法为「第一义谛」。

(十)、又言:迦叶复言:世尊第一义谛亦名为「道」,亦名「菩提」,亦名「涅槃」。

(十一)、又言:善男子!我以经中说如来身,凡有二种:一者生身,二者法身。 言「生身」者:即是方便应化之身,如是身者,可得言是生、老、病、死,长、短、黑、白,是此、是彼,是学、无学。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定说:『佛身是有为法』」。 「法身」即是常、乐、我、净,永离一切生、老、病、死,非白非黑,非长非短,非此非彼,非学非无学,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不动无有变易。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定说:『佛身是无为法』」。

(十二)、又言:如我所说十二部经,或随自意说,或随他意说,或随自他意说。乃至善男子!如我所说,十位菩萨少见佛性,是名「随他意说」。何以故名少见?十住菩萨得首楞严等三昧,三千法门,是故声闻自知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见一切众生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我说十住菩萨少分见佛性。善男子!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是名「随自意说」。一切众生不断、不灭,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随自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烦恼覆故,不能得见,我说如是,汝说亦尔,是名「随自他意说」。善男子!如来或时为一法故说无量法。

(十三)、又言:一切觉者名为「佛性」,十住菩萨不得名为「一切觉」故,是故虽见而不明了。善男子!见有二种:一者眼见,二者闻见。诸佛世尊眼见佛性,如于掌中观阿摩勒果。十住菩萨,闻见佛性故不了了,十住菩萨唯能自知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能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善男子!复有眼见,诸佛如来十住菩萨,眼见佛性。复有闻见,一切众生乃至九地,闻见佛性,菩萨若闻,「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心不生信,不名闻见。 师子吼菩萨摩诃萨言:世尊!一切众生不能得知如来心相,当云何观能得知耶?善男子!一切众生实不能知如来心相,若欲观察而得知者,有二因缘,一者眼见,二者闻见。若见如来所有身业,当知是则为如来也,是名「眼见」。若观如来所有口业,当知是则为如来也,是名「闻见」。若见色貌,一切众生无与等者,当知是则为如来也,是名「眼见」。若闻音声微妙最胜,不同众生所有音声,当知是则为如来也,是名「闻见」。若见如来所作神通,为为众生,为为利养;若为众生不为利养,当知是则为如来也,是名「眼见」。若观如来,以他心智观众生时,为利养说,为众生说,若为众生不为利养,当知是则为如来也,是名「闻见」。

【四、释文引证】

〔一、天亲、净土论一文〕《净土论》曰: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观彼世界相 胜过三界道 究竟如虚空 广大无边际

〔二、昙鸾七文〕

(一、净土论注六文)

(一)、《注论》曰:「庄严清净功德成就」者,「偈」言:「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故。此云何不思议?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则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焉可思议!

(二)、又云:「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此二句名「庄严性功德成就」。「性」是本义,言此净土随顺法性,不乖法本,事同《华严经》宝王如来性起义。又言:「积习成性」,指法藏菩萨集诸波罗蜜积习所成。亦言:「性」者是圣种性,序法藏菩萨于世自在王佛所悟无生忍,尔时位名「圣种性」。于是性中,发四十八大愿,修起此土,即曰「安乐净土」。是彼因所得,果中说因故名为「性」。又言:「性」者是必然义,不改义。如海性一味,众流入者必为一味,海味不随彼改也。又如人身性不净故,种种妙好色香美味,人身皆为不净;安乐净土诸往生者,无不净色无不净心,毕竟皆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以安乐国土清净性成就故。「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为「正道」者,平等是诸法体相,以诸法平等故发心等,发心等故道等,道等故大慈悲等。大慈悲是佛道正因故,言「正道大慈悲」。慈悲有三缘:一者众生缘,是小悲。二者法缘,是中悲。三者无缘,是大悲。大悲即是出世善也。安乐净土从此大悲生,故谓此大悲为「净土之根」,故曰:「出世善根生」。

(三)、又云:问曰:寻法藏菩萨本愿力及龙树菩萨所赞,皆似以彼国声闻众多为奇,此有何义? 答曰:声闻以实际为证,计不应更能生佛道根芽,而佛以本愿不可思议神力摄令生彼,必当复以神力生其无上道心。譬如鸩鸟入水,鱼蜂咸死,犀牛触之,死者皆活;如此不应生而生,所以可奇。然五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佛能使声闻复生无上道心,真不可思议之至也。

(四)、又云:不可思议力者,总指彼佛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力不可得思议也。诸经说言:有五种不可思议:一者众生多少不可思议,二者业力不可思议,三者龙力不可思议,四者禅定力不可思议,五者佛法力不可思议。此中佛土不可思议有二种力:一者业力,谓法藏菩萨出世善根、大愿业力所成。二者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摄。

(五)、又云:「示现自利利他者:略说彼阿弥陀佛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成就,示现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言「略」者,彰彼净土功德无量非唯十七种也。夫须弥之入芥子,毛孔之纳大海,岂山海之神乎!毛芥之力乎!能神者神之耳。

(六)、又云:「何者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偈」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故。「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者,盖是阿弥陀如来本愿力也。所言:「不虚作住持」者。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

(二、赞弥陀偈一文)

(七)、《赞阿弥陀佛偈》曰(昙鸾和尚造): 南无阿弥陀佛(释名无量寿傍经奉赞亦曰安养),

    成佛已来历十劫 寿命方将无有量  

    法身光轮遍法界 照世盲冥故顶礼  

    智慧光明不可量 故佛又号无量光

    有量诸相蒙光晓 是故稽首真实明

    解脱光轮无限齐 故佛又号无边光

    蒙光触者离有无 是故稽首平等觉

    光云无碍如虚空 故佛又号无碍光

    一切有碍蒙光泽 是故顶礼难思议

    清净光明无有对 故佛又号无对光

    遇斯光者业系除 是故稽首毕竟依

    佛光照耀最第一 故佛又号光炎王

    三途黑暗蒙光启 是故顶礼大应供

    道光明朗色超绝 故佛又号清净光

    一蒙光明罪垢除 皆得解脱故顶礼

    慈光遐被施安乐 故佛又号欢喜光

    光所至处得法喜 稽首顶礼大安慰

    佛光能破无明暗 故佛又号智慧光

    一切诸佛三乘众 咸共叹誉故稽首

    光明一切时普照 故佛又号不断光

    闻光力故心不断 皆得往生故顶礼

    其光除佛莫能测 故佛又号难思光

    十方诸佛叹往生 称其功德故稽首

    神光离相不可名 故佛又号无称光

    因光成佛光赫然 诸佛所叹故顶礼

    光明照曜过日月 故佛号超日月光

    释迦佛叹尚不尽 故我稽首无等等

    本师龙树摩诃萨 诞形像始理颓纲

    关闭邪扇开正辙 是阎浮提一切眼

    伏承尊语欢喜地 归阿弥陀生安乐

    我从无始循三界 为虚妄轮所回转

    一念一时所造业 足系六道滞三途

    唯愿慈光护念我 令我不失菩提心

    我赞佛慧功德音 愿闻十方诸有缘

    欲得往生安乐者 普皆如意无障碍

    所有功德若大小 回施一切共往生

    南无不可思议光 一心归命稽首礼

    十方三世无量慧 同乘一如号正觉

    二智圆满道平等 摄化随缘故若干

    我归阿弥陀净土 即是归命诸佛国

    我以一心赞一佛 愿遍十方无碍人

    如是十方无量佛 咸各至心头面礼

〔三、善导六文〕

(一.玄义分一文)

(一)、光明寺和尚云:问曰:弥陀净国为当是报、是化也? 答曰:「是报非化」。云何得知?如《大乘同性经》说:「西方安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又《无量寿经》云:法藏比丘在世饶王佛所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又《观经》中:上辈三人临命终时,皆言:「阿弥陀佛及与化佛来迎此人」。然报身兼化共来授手,故名为「与」,以此文证,故知是报。然报、应二身者,眼、目之异名,前翻报作应,后翻应作报。凡言「报」者,因行不虚,定招来果,以果应因,故名为报。又三大僧所修万行,必定应得菩提,今既道成,即是应身。斯乃过、现诸佛,辨立三身,除斯已外更无别体,纵使无穷八相名号尘沙,克体而论,众归化摄,今彼弥陀现是报也。 问曰:既言「报」者,报身常住永无生灭,何故《观音授记经》说:阿弥陀佛亦有入涅槃时,此之一义若为通释? 答曰:入不入义者,唯是诸佛境界,尚非三乘浅智所窥,岂况小凡辄能知业。虽然必欲知者,敢引佛经以为明证。何者?如《大品经》〈涅槃非化品〉中说云:「佛告须菩提,于汝意云何?若有化人作化人,是化颇有实事不?空者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告须菩提,色即是化,受想行识即是化,乃至一切种智即是化。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世间法是化,出世间法亦是化,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三解脱门、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并诸法果,及贤圣人。所谓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摩诃萨、诸佛世尊,是法亦是化不?佛告须菩提:一切法皆是化,于是法中,有声闻法变化,有辟支佛法变化,有菩萨法变化,有诸佛法变化,有烦恼法变化,有业因缘法变化;以是因缘故,须菩提,一切法皆是化。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诸烦恼断,所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断诸烦恼习,皆是变化不?佛告须菩提:若有法生灭相者,皆是变化。须菩提言:世尊!何等法非变化?佛言:若法无生无灭,是非变化。须菩提言:何等是不生不灭非变化?佛言:无诳相涅槃,是法非变化。世尊!如佛自说,诸法平等,非声闻作,非辟支佛作,非诸佛菩萨摩诃萨作,非诸佛作,有佛无佛诸法性常空,性空即是涅槃,云何涅槃一法非如化?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诸法平等,非声闻所作,乃至性空即是涅槃。若新发意菩萨,闻是一切法皆毕竟性空,乃至涅槃亦皆如化者,心则惊怖。为是新发意菩萨,故分别生灭者如化,不生不灭者不如化耶!」今既以斯圣教验知,「弥陀定是报也」。纵使后入涅槃,其义无妨,诸有智者,应知。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忻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二、序分义一文)

(二)、又云:从我今乐生弥陀已下,正明夫人别选所求。此明弥陀本国四十八愿,愿愿皆发增上胜因,依因起于胜行,依行感于胜果,依果感成胜报,依报感成极乐,依乐显通悲化,依于悲化显开智慧之门。然悲心无尽,智亦无穷,悲智双行,即广开甘露,因兹法润,普摄群生也。诸余经典劝处弥多,众圣齐心,皆同指赞,有此因缘,致使如来密遣夫人别选也。

(三、定善义一文)

(三)、又云: 西方寂静无为乐 毕竟逍遥离有无 大悲熏心游法界 分身利物等无殊

(四、法事赞三文)

(四)、又云: 极乐无为涅槃界 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 教念弥陀专复专

(五)、又云: 从佛逍遥归自然 自然即是弥陀国 无漏无生还即真 行来进止常随佛 证得无为法性身

(六)、又云:弥陀妙果,号曰「无上涅槃」。

【四、憬兴、述文赞一文】 憬兴师云:无量光佛(非算数故),无边光佛(无缘不照故),无碍光佛(无有人法而能障故),无对光佛(非诸菩萨之所及故),光炎王佛(光明自在更无为上故),清净光佛(从无贪善根而现故,亦除众生贪浊之心也;无贪浊之心故云清净),欢喜光佛(从无嗔善根而生故。能除众生嗔恚盛心故),智慧光佛(从无痴善根心起,复除众生无明品心故),不断光佛(佛之常光恒为照益故),难思光佛(非诸二乘所测度故),无称光佛(亦非余乘等所堪说故),超日月光佛(日夜恒照,不同娑婆二曜之光故),皆是蒙光触身者,身心柔软愿之所致也。

【五、结叹】

〔一、报土诠显〕 尔者,如来真说,宗师释义,明知:显安养净刹真报土。

〔二、报土见性〕 惑染众生,于此不能见性,烦恼所覆故。《经》言:「我说十住菩萨少分见佛性。」 故知:到安乐佛国,即必显佛性,由本愿力回向故。亦经(《涅槃经》)言:「众生未来具足庄严清净之身,而得见佛性。」

〔三、飞锡、念佛三昧宝王论〕 《起信论》曰:「若知虽说无有能说可说,亦无能念可念,名为『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得入者真如三昧也。况乎无念之位在于妙觉,盖以了心初生之相也。而言「知初相」者,所谓无念非菩萨十地所知;而今之人尚未阶十信,即不依马鸣大士:「从说入无说,从念入于无念」。

【六、真假二土对辩】

〔一、真实报土〕 夫按报者,由如来愿海,酬报果成土,故曰「报」也。 然就愿海,有真有假;是以复就佛土,有真有假。 由选择本愿之正因,成就真佛土。 言「真佛」者:《大经》言:「无边光佛、无碍光佛」。又言:「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论》曰:「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也。 言「真土」者:《大经》言:「无量光明土」。或言:「诸智土」。《论》曰:「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也。

〔二、真土往生〕 言「往生」者:《大经》言:「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论》曰:「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又云:「同一念佛无别道故」。又云:「难思议往生」是也。

〔三、报土中假土〕 「假之佛土」者,在下应知。 既以真假皆是酬报大悲愿海,故知报佛土也。 良假佛土业因千差,土复应千差,是名「方便化身、化土」。 由不知真假,迷失如来广大恩德。

〔四、真宗正意〕 因兹,今显真佛真土,斯乃真宗之正意也。
    经家论家之正说,净土宗师之解义。仰可敬信,特可奉持也。可知。

 


Copyright @ 2010 净土宗祖庭-庐山龙泉寺网站 赣ICP备2022008825号-2 
南无阿弥陀佛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赣(2022)0000044